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法学论文 >

刑法规范二重性视阈下存疑有利被告人研究

更新时间:2024-11-16
所需金币50 [1金币=1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10000 ↓↓立即下载全文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目录等部分内容,如需获取完整论文资料,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刑法规范二重性视阈下存疑有利被告人研究

中文摘要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意义在于对刑事犯罪嫌疑人的刑事犯罪责任进行调查及追究。但是,我国的刑事立法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就是强调犯罪事实的真实性,从而忽视了程序的合法性。我国刑事立法制度的立法取向很明确,即为“保障人权,控制犯罪”。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是国际公约确立和保护的一项基本人权,也是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制定和推行的最低限度标准之一。但在我国司法实践领域,存疑有利被告人这一原则还需要进一步贯彻学习与运用。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该原则也被称为罪疑惟轻原则,是指在对案件事实存在合理疑问时,应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判决、裁定。换言之,即犯罪事实存在与否在证据上尚有合理怀疑之处时,则本乎刑罚解释谦抑性的作用,应为有利于被告之推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应当在刑事立法和司法领域内贯彻落实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从而进一步保障人权,实现司法公正。因此,笔者从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的概述与具体规则的相关理论出发,进一步阐述该原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术界的争议,并在论证贯彻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改善措施。

关键词: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刑事诉讼;罪疑惟轻原则;司法公正

 

目 录

引 言 1

一 、刑法规范二重性视阈下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概述 2

(一)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的概念 2

(二)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的历史渊源 3

二、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的理论依据 3

(一)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的具体规则 4

(二)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的价值 5

三、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在我国法律实务中的适用 6

(一)司法理论界对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的不同理解 6

(二)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在我国的适用及社会环境 7

四、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对我国法治进程发展的意义 7

(一)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对我国法治进程的影响及意义 7

(二)我国关于贯彻存疑有利被告人原则的改善措施 8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