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法学论文 >

我国自然保护地立法问题研究

更新时间:2022-11-08
所需金币400 [1金币=1元] 资料包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49000 ↓↓立即下载全文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目录等部分内容,如需获取完整论文资料,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我国自然保护地立法问题研究

摘要

自然保护地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迹的空间载体,对国家、乃至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然保护地内丰富的物种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保护地内经济利益的诉求不断加深,加之现实中政府机构多头管理、重叠设置、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等原因,致使自然保护地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进入新时期以来国家提出了在自然保护地领域整体化、系统化建设的要求,并指出法治建设是自然保护地整体性、系统性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有利保障,因此本文从自然保护地立法的角度对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和建设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分析了自然保护地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全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研究现状。第二章对自然保护地的法律概念进行了学理分析和界定,并对自然保护地的范围进行了研究,其次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分析了自然保护地当前的立法现状,并进行了评析和总结。第三章主要研究了我国目前自然保护地立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立法位阶低、缺乏综合性,保护地立法原则、理念不明确,立法体系缺乏科学性,部属立法和地方立法缺乏协调性,立法中公众参与度低等问题。第四章在梳理和研究了美国、俄罗斯、新西兰、日本自然保护地立法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了针对我国自然保护地立法要结合国情选择立法模式、贯彻生态优先立法理念、强化环境行政内部协调与合作、公众参与形式多样化的启示。第五章结合国外自然保护地立法经验和我国国情针对性的提出了制定高位阶综合性自然保护地法律、明确自然保护地的法律原则、贯彻落实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建立科学完整的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制定政府部门事前咨询监督机制、建立自然保护地立法协调机制、完善保护地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等建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综合性立法;生态保护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