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法学论文 >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研究

更新时间:2022-07-21
所需金币300 [1金币=1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38000 ↓↓立即下载全文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目录等部分内容,如需获取完整论文资料,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研究

摘 要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自实施以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侵权行为的发生,但在司法实践中并未得到充分的适用。2019年修订后的《商标法》提高了惩罚性赔偿的倍数幅度和法定赔偿的最高额,彰显了势必改变长期以来惩罚性赔偿司法适用不乐观状态的决心。但由于条文本身的局限,相关司法解释的缺失,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依然存在适用空间受到挤压、适用条件较为模糊以及赔偿数额难以确定的问题。就适用空间而言,应当要认清和协调好与法定赔偿之间的关系,规范惩罚性赔偿适用的优先性,严格限制法定赔偿的适用标准,保持两个制度适用空间的相对独立;就适用条件而言,应当要厘清和处理好“恶意”与“情节严重”之间的关系,对“恶意”和“情节严重”的内涵、范围、标准等分别判定,明确“恶意”的具体类型和细化“情节严重”的衡量标准;就赔偿数额而言,首先着重分析商标权人实际损失、侵权人侵权获利、商标许可费这三种基础计算方式的问题所在,逐一突破,其次根据倍数的考量因素和取值依据来合理确定倍比的选择标准,从而建立出完整实用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计量基准。

关键词: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恶意,赔偿数额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1 引言 5

2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2

2.1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现状 2

2.1.1 国外立法现状 2

2.1.2 国内立法现状 4

2.2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司法现状 4

2.2.1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情况 5

2.2.2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判赔理由 6

2.2.3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赔偿数额 7

2.2.4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案例小结 7

2.3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9

2.3.1适用空间受到挤压 9

2.3.2适用条件较为模糊 9

2.3.3赔偿数额难以确定 10

3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与法定赔偿的关系 11

3.1 法定赔偿与惩罚性赔偿的制度价值 11

3.1.1 法定赔偿有利于减少制度成本和提高司法效率 11

3.1.2 惩罚性赔偿有利于惩戒侵权行为和激励维权意识 11

3.2 法定赔偿与惩罚性赔偿的“惩罚性” 12

3.2.1 “惩罚性”真正的内涵不同 13

3.2.2 “惩罚性”表现的程度不同 13

3.3 法定赔偿与惩罚性赔偿的适用空间 14

3.3.1 适用条件存在重叠 14

3.3.2 适用方式不尽相同 14

3.3.3 适用空间受到挤压 15

4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 16

4.1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恶意”判定 16

4.1.1 恶意的法律含义 16

4.1.2恶意的主观状态 17

4.1.3恶意的适用范围 18

4.1.4恶意的具体判定 18

4.2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情节严重”认定 19

4.2.1情节严重的法律含义 19

4.2.2情节严重的认定原则 20

4.2.3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 20

4.3 “恶意”与“情节严重”的关系 21

4.3.1 主观方面 22

4.3.2 客观方面 22

4.3.3 顺序方面 22

5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赔偿数额 24

5.1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基数 24

5.1.1商标权人实际损失 24

5.1.2侵权人侵权获利 25

5.1.3商标许可费 25

5.2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倍数 26

5.2.1 倍数的考量因素 26

5.2.2 倍数的取值依据 27

6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对策 28

6.1 理顺法定赔偿与惩罚性赔偿之间的关系 28

6.1.1 多途径明确商标法中惩罚性赔偿适用优于法定赔偿 28

6.1.2规范法定赔偿的适用标准 28

6.1.3确立法定赔偿补偿与惩罚双重功能 29

6.2 明晰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 30

6.2.1确定“恶意”的具体类型 30

6.2.2细化“情节严重”的衡量标准 30

6.2.3 加强“恶意”与“情节严重”的说理 31

6.3 优化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计算方式 32

6.3.1 拓宽多种渠道来合理确定惩罚性赔偿的基数 32

6.3.2 利用因素叠加来审慎把握惩罚性赔偿的倍数 33

结 语 35

致 谢 36

参考文献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