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法与和谐宪制视角下的“春秋决狱”研究 摘要 “春秋决狱”作为古代司法领域中的一种审案断狱方式,深刻影响了中华法系的演进及形成,在中华法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从宪制的视角重新解读“春秋决狱”在历史中国的政治实践中所具有的宪制功能,并指明这一司法实践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所具有的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方宪政思想的影响,学界要么以“全面的西方宪政观”来否定中国古代在宪制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要么以“有无宪法”文本作为标准范式衡量中国古代宪制,从而据此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宪制。然而,基于这样的观念审视历史中国的政治实践并不能真正理解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思想、制度和具体的政治实践。以宪制观理解历史中国,将视野投放到具体的历史时空,特定的历史情景,掌握特定时空、情景中存在的“宪制问题”,进而理解具体宪制出现的原因,就能摆脱宪政视角的弊端。 “春秋决狱”的出现既是对本国重大“宪制问题”的回应,也是思想流变的必然结果。“春秋决狱”以礼作为国家的宪法性文件,指导审案决狱,不仅赋予了司法官员的“自由审查权”,而且从制度层面对王权产生了制衡,强化了儒家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从而支持了国家的政治治理。所以说,“春秋决狱”在政府处理大国政教关系,进行政治治理、司法实践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现代中国法治建设大量移植外国法律,造成法治事业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困境。所以,想要实现良法善治,就必须从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传统的司法实践中汲取营养。若能重新认识“春秋决狱”这一司法实践,必将会对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与法治事业建设提供诸多有意义的反思。 关键词:春秋决狱,宪制,礼,法 |
礼、法与和谐宪制视角下的“春秋决狱”研究
更新时间:201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