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涉外一般侵权法律适用研究 摘 要:随着国际民商事交往与联系愈渐频繁与复杂,具有涉外因素的侵权行为不断发生,传统涉外侵权法律适用原则愈显僵化,已经很难应对新型涉外侵权法律案件。为了切实维护公民在国际民商事交往中的合法权益,我国结合本国国情以及相关司法实践,对涉外一般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作出了规定。本文结合相关规定,对我国涉外一般侵权法律适用原则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了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希望通过细化修改侵权行为法律适用规则,提高司法队伍的专业素养等方式,推动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关键词:涉外一般侵权;意思自治;法律适用 目录 摘 要 Ⅲ Abstract Ⅲ 引言 1 一、涉外一般侵权法律适用之概述 1 (一)涉外一般侵权的界定与特征 1 (二)涉外一般侵权法律适用问题的产生 1 二、 我国涉外一般侵权法律适用之规则 2 (一)相关立法规定 2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 2.2010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2 (二)我国现行涉外一般侵权法律适用原则 2 1.侵权行为地法原则 2 2.双重可诉原则 3 3.共同属人法原则 4 4.意思自治原则 4 5.最密切联系原则 5 三、 我国涉外一般侵权法律适用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5 (一)存在的问题 5 1.侵权行为地的确认难达一致 5 2.《法律适用法》第44条被扩大化适用 6 3.法律适用顺序错误,逻辑混乱 6 4.最密切联系原则难以发挥实际作用 6 5.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未受到重视 6 (二)完善建议 7 1.细化修改涉外侵权法律适用规则 7 2.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提高司法队伍的专业素养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
我国涉外一般侵权法律适用研究
更新时间:2022-11-01
上一篇:集资犯罪类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