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法典》特留份制度之完善 内 容 摘 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也不断上升,人们的财富日益多,进而带来了许多继承方面的问题。所以近些年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家庭因为遗产的继承分割而对簿公堂,甚至会在社会中引起很大的关注,例如泸州二奶继承案和杭州保姆继承案等。我国关于遗嘱继承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是不够充分。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正式实施。在实施之前的编撰阶段, 关于对特留份制度的增设问题,许多学者和专家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和立法建议。现如今《民法典》已经开始实施,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有关于特留份制度的法条出现,仍然是之前必留份制度的相关规定。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我国特留份制度方面的立法提出一些完善建议。 本文分为四大部分对我国《民法典》特留份制度的完善问题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特留份制度的概述,了解特留份制度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其发展的历史沿革,对特留份制度进行初步的认识。第二部分为特留份制度在国外的立法情况,通过对几个两个法系的国家立法的了解和比较,从中吸取适合我们国家的先进立法。第三部分列举几点我国《民法典》特留份制度的缺失和现行立法的不足。第四部分为特留份制度的完善建议,从特留份制度的权利主体、特留份份额、扣减权、特留份权力的消灭和恢复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国应如何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留份制度。 关键词:特留份,必留份,《民法典》 目录 一、特留份制度的概述 1 (一)特留份的概念 1 (二)特留份的性质 1 (三)特留份制度的沿革 2 二、国外关于特留份制度的立法评析 3 (一)大陆法系 3 (二)英美法系 4 (三)两大法系的比较评析 5 三、我国《民法典》特留份制度的缺失 5 (一)主体范围狭窄 5 (二)主体资格认定模糊 5 (三)遗产份额划分缺乏标准 6 (四)缺乏权利救济措施 6 四、我国《民法典》特留份制度的立法建议 6 (一)特留份制度的立法模式 6 (二)特留份的主体 7 (三)明确遗产划分标准 7 (四)特留份的救济——扣减权 8 (五)特留份权利的消灭和恢复 8 结 语 10 参考文献 11 |
论我国《民法典》特留份制度之完善
更新时间:2022-07-19
上一篇:刑事诉讼中涉案财物价格认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