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前教育论文 >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4-12-02
所需金币50 [1金币=1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10000 ↓↓立即下载全文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目录等部分内容,如需获取完整论文资料,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摘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也称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是指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这是因为学前儿童的情感由情绪刺激引起情绪体验,具有直觉性、外露不稳定,易受感染,易受暗示等特点行为受情感直接指导调控,加上学前儿童认知水平有限,模仿性强,导致了攻击性行为的发生。还有家庭的溺爱,学前儿童园玩具熟练活动空间密度的影响也会使攻击性行为更容易出现。3-6岁是攻击性行为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期,儿童攻击性行为常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儿童攻击性行为不仅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不利,而且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也影响教师教育工作的正常实施。如果攻击性行为升级,并延续到青少年时期,就容易产生攻击性人格障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因此,为了更好的发现、预防和矫正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我们有必参阅学习文献,进一步探讨研究学前攻击性行为的现状、产生的因素、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从而防止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关键词: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策略

 

目录

摘要 1

Absrtact 2

一、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3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国内外现状综述 3

(一)国内研究 3

(二)国外研究 4

三、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因素 4

(一)家庭环境因素 5

1、亲子关系的影响 5

2、父母惩罚的影响 5

3、夫妻关系的影响 6

4、父母教养的影响 6

(二)社会环境因素 6

(三)教育环境因素 7

四、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后续影响 8

(一)对家庭的影响 8

(二)对社会的影响 8

(三)对同伴的影响 8

五、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干预策略 9

(一)政策导向,完善学前教育机制 9

(二)重视家庭有效性教育 9

(三)重视学前儿童园的教育管理,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10

1、完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营造健康的学习内容 10

2、提升教育质量 10

3、发现学前儿童闪光点,运用方法赏罚分明 11

(四)家园合作,扭转学前儿童不良行为 12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