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美术摄影绘画 >

微创新,儿童美术世界的别样风景

更新时间:2018-11-22
阅享价格0元 资料包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2900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提纲简介,如需获取全文阅读权限,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微创新,儿童美术世界的别样风景

在儿童的美术创作中,有许多“另类”的表达。这样的表达,往往是别样的精彩。
如果我们误读了儿童在其作品中的“另类”表达,就与会与精彩失之交臂。其实,儿童在其作品中的“另类”表达,正是儿童个性的体现和张扬,是儿童对生活的观察、感悟和原生态的思考。这些正是其美术创作的魅力所在,需要我们慧眼识珠并小心呵护。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和观课经历中,曾有过多次这样的邂逅。本文且采撷几例,以作品析。
案例一:残垣断壁上的“拆”字
一次泥塑社团的课堂上,孩子们在我的指导下围绕“水乡溱湖”这一主题进行集体创作。他们各有任务,通力合作。经过一堂课的努力,一件件充满稚气,又各有特色的作品终于展现在我的眼前,有古色古香的照壁,有活灵活现的动物,有不同风格的房舍,还有各式各样的树木……孩子们真是心灵手巧!把这些作品组合在一起,俨然就是水乡溱潼的生活画卷,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把自己的作品放到陈列架上,等待晾干。
一周后,泥塑课又到了。孩子们取走了自己的作品,送上展台,要将这些作品组合成一幅水乡生活画卷。忽然,“啪”的一声……不好!谁的作品掉到地上了!循声望去,是张刚的“溱湖民居”。张刚连忙弯腰捡起作品,他遗憾地发现房檐已经塌陷了一大块,四面的墙都裂了缝。旁边的同学都为张惋惜,他自己也傻了眼。这件作品上节课还被我表扬过呢!这是一座小小的房子,虽然没有着色,但是让人一看想到水乡那粉墙黛瓦、古朴雅致的民居。 
展台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学生的作品,一个微缩版的溱湖水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小刚的作品摔坏了,怎么能加入到这组泥塑中去呢?大家都爱莫能助。
就在这里,社团的周小明跑过来,他拿着一支蘸满红颜料的水粉笔对大家说:“我有办法……”在大家的注视下,他认认真真地在那面开裂的墙上写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在圆圈里写下一个“拆”字。摔坏的泥塑民居俨然成了即将“拆迁”的危房。
“好办法。”“真有你的!”旁边的同学议论纷纷。这一笔简直是“妙手回春”!一个小小的补救,成了一件本该报废作品的点睛之笔,这不是就是“微创新”吗?我带头为小明鼓起了掌!
反思:美术源于生活!其实,许多时候我们的孩子对生活的观察是细致的、用心的,他们比成人更关注外面的世界和生活的周遭。各地的拆迁重建并不少见。周小明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机智地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为一件受损的作品找到了“生路”,而且用作品表现了生活的真实!正是因为有了一座残破的民居,有了残垣断壁上的“拆”字,这组泥塑作品才更具生机与活力,更具生活气息和浓郁的时代特征。谁能说这残垣断壁上的“拆”字不是一个“微创新”,不是一份别样的风景!
案例二 :老师,我可以用“脚”画画吗?
那是二年级的一堂水粉课,我让孩子们学习用水粉颜料画形形色色的水果蔬菜。孩子们使用水粉作画的次数不多,我不停地提醒:“请注意不要把画画到前面小朋友身上哟……”“要把笔头洗个澡再去蘸颜料。”“注意调色盘不能打翻了!”突然,教室后面一片哗然,“老师,你快来看,吴一凡把鞋子脱了用脚在画画呢。”
孩子们掉过头去,又是这个吴一凡,全班最调皮的男生!我又气又急,快步走过去。只见吴一凡光着一只脚丫,脚掌沾满黄色的颜料,扔在地上的画纸上印着两个小脚印。“吴一凡,你这是干什么!”吴一凡怯怯地说,“老师,我要画两只葫芦。我想,用脚踩出来的脚印就像葫芦,把脚指头的印子改一改就是葫芦的小叶片。这不行吗……”听他这么一说,再看看那张画,真有几份相像1我眼睛一亮:“可以,你可以用脚画,还可用手画,”我走到讲台前继续说,“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有些艺术家还会用各种你们想不到的工具、材料来作画。你们说,除了用笔,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画画呢?”“用指头可以画樱桃,画葡萄。”“用嘴,可以画出胡萝卜。”“用屁股,用屁股可以画出苹果。”“哈哈哈……”孩子们想出来的方法,有的看起来幼稚可笑甚至荒唐,可这些何尝不是一种“微创新”!我在吴一凡的作品上批了个“优”。
我继续对孩子们说:“当然,我们主要还是要用笔来作画;别人用脚作画,是别人的创意;我们照着也去用脚作画,那就不高明了。我们要有自己的创意!有没有信心?”“有……”孩子们自信地回答。
反思:我为什么要给吴一凡的作品批上一个“优”?因为,那么多的孩子想到的都是用笔作画,又有谁想到了用脚也能作画呢?我要呵护孩子创造的火花。试想一下,如果我对吴一凡大声训斥,断然否定。那不就是在掐灭思维的火花吗!其实,这样的创意,正是是艺术家终身追求的一种能力与境界。
我提醒自己,所谓的创新很多时候都是源自有创意的小“火种”,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呵护好这一颗颗创新火花,让它形成燎原之势。反观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不少老师常常说孩子缺少想象与创造能力,殊不知很多时候,我们让学生这样画,不要那样画;画在这里,不要画在那里……其实,我们是在亲手掐灭创新之火,如果我们把课堂中的“不要”“不许”,都换成“可以”“试一试”,那该多好啊!  
案例三:小学生“世界名画模仿秀”爆红网络
笔者曾看到这样的报道,杭州某小学搞了一次“世界名画模仿秀”比赛。小学生们用真人或实物进行创作,模仿世界名画中的人物或事物,然后拍成照片再与原作对比。
孩子们还附上了欣赏介绍,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人赞叹!爱德华·蒙克的《呐喊者》被誉为“现代艺术史上最令人不适的作品”,这幅作品的模仿者陈与衡是个帅气男生,照片上的他张开嘴巴,双手捂住脸颊,用手指向下拉着眼角……表现了他在练钢琴时也曾有的不耐烦和抗拒,照片上的陈与衡成了一个活脱脱的“呐喊者”。这幅照片和蒙克的作品,真有点异曲同工呢!毕加索的《弹吉他的失明老人》、鲁本斯的《青年学者》、梵高的《自画像》都在孩子们独具匠心的模仿中得到了别样的展示……
据说,这是该小学艺术节中的一个重头戏,是美术类比赛的一个“微创新”项目,是为了让更多的没有过高绘画水平的孩子们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欣赏和了解世界名画。这样的活动过程,让孩子们对名画有了自己的了解与感悟。我们在为孩子们点赞的同时,不也应该为设计这项活动的美术老师们点赞吗?
反思:一个关于美术的“微创新”事件,为什么能够爆红网络?笔者以为,这不只是因为美术比赛形式的改变,更是因为这样的活动逆转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原来美术创作是可以不用画笔不用纸张的;原来名画欣赏不只是用眼睛的,还可用手来欣赏;欣赏不只是停留在作品前,还可以自己走进去,还可以用心与前人进行对话。
以上几个案例,催人反思。当下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核心素养”时代,我们一线美术老师要自我诘问?我们的美术教学理念更新了没有?我们的美术创新是否还停留在“环保时装秀”的旧港湾?我们学生的作品是否还是那样的“似曾相识”,还是在彼此模仿与借鉴?如果没有这样的诘问,又怎能有真正的“创新”!其实,儿童的内心和儿童的美术世界蕴藏许多别样的“另类”风景,它需要我们进行自我的否定和不懈的探索。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和儿童一起遇见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