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美术摄影绘画 >

传承与转向:探索十七年时期美术的革命精神

更新时间:2022-01-03
所需金币80 [1金币=1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5000 ↓↓立即下载全文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目录等部分内容,如需获取完整论文资料,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传承与转向:探索十七年时期美术的革命精神

【摘要】
“美术”一词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美术的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个制作石器的人。作为一种可视性艺术,图像是美术的显性艺术表现,图像当属象形文字最具代表性,象形文字具有表意功能,是人类交流中最早使用的文字。不断变迁的社会形态,从而导致人类视觉上的贪婪性,不在满足于通俗的图像而是朝着具有审美意味美术作品出发。在古代美术作品中,更多的代表着文人骚客对国家的大好河山、社会状况或者个人感情的抒发。在建国十七年间,美术不仅作为一种审美艺术出现,同时也作为“发声媒介”为广大群众解读最新国家政策。建国初期,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有限,对于一些文字文件没有办法完全理解,相对于文字,美术以绘画的形式进行传播所传达的信息更加直观、更能引起观者的注意力;同时绘画中带有娱乐性元素会增强信息媒介的传达效果。在当今时代,技术更新换代加快,互联网进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美术传播的传播媒介趋向于多样化,其美术的革命精神与新时代如何相互契合,是我们所要探索的。

【关键词】:美术;革命精神;传承;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