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毁坏财物罪法律问题 摘 要
该犯罪是一种经济侵犯罪,该罪最早是在1979年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刑法第156条中规定的,1997年修订了“刑法”。首先,对“情节严重”作了“数额较大或者其他情节严重”的修改,然后是加大量刑范围,将数额巨大或者特别严重的犯罪增加到不超过三年,三年以上不超过七年的监禁,涉及到情节严重的严重程度,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 没有明确的行为定义, 故意破坏犯罪的对象和内涵, 在司法实践中导致罪与非罪很难区分, 因此, 本文将坚持以物理破坏为基础,重新定义毁坏行为以及理清犯罪构成要件,以解决司法实践中在适用时法律的尴尬,保证案件的公正办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关键词:故意毁坏财物罪;犯罪构成;犯罪对象;毁坏行为,典型案例 目 录 前 言 1 第1章 故意毁坏财物罪法律问题的背景与价值 2 第1.1节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2 1.1.1 选题意义 2 1.1.2 选题价值 2 第1.2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3 1.2.1 国外研究 3 1.2.2 国内研究 3 第1.3节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3 1.3.1 研究意义 3 1.3.2 研究目的 4 第1.4节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4 1.4.1 研究范围 4 1.4.2 研究内容 5 第1.5节 研究视角与方法 5 1.5.1 研究视角 5 1.5.2 研究方法 5 第2章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概述 7 第2.1节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概念 7 2.1.1“故意”概念的辨析 7 2.1.2 “毁坏”行为的界定 8 2.1.3 “财物”概念的界定 8 第2.2节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性质与特征 8 2.2.1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性质 8 2.2.2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特征 8 第3章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国内外现状 10 第3.1节 国外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法律现状 10 3.1.1德国关于故意毁坏财物罪法律现状 10 3.1.2英国关于故意毁坏财物罪法律现状 10 3.1.3 其他国家关于故意毁坏财物罪法律现状 11 第3.2节 我国故意毁坏财物罪案件纠纷现状 11 3.2.1 我国故意毁坏财物罪案件纠纷实证分析 11 3.2.2我国故意毁坏财物罪司法案件纠纷案例导入 13 第3.3节 国内外故意毁坏财物罪对比 14 3.3.1国内外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立法对比与借鉴 14 3.3.2国内外关于故意毁坏财物罪之毁坏行为的对比与借鉴 14 第4章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问题 16 第4.1节 故意毁坏财物罪存在的问题 16 4.1.1故意毁坏财物罪设立的内容滞后 16 4.1.2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标准不明晰 17 4.1.3 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其他犯罪竞合处理 17 4.1.4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法定刑配置不合理 18 第4.2节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原因分析 18 4.2.1 故意毁坏财物罪设立价值定位不准确 18 4.2.2 故意毁坏财物罪在刑法中的体系混乱 19 4.2.3 故意毁坏财物罪作用被边缘化 19 第5章 完善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措施 21 第5.1节 完善故意毁坏财物设立的内容 21 5.1.1规范“毁坏行为”的界定 21 5.1.2 明确毁坏的“对象” 21 第5.2节 完善故意毁坏财物标准 23 5.2.1规范故意毁坏财物罪追诉标准 23 5.2.2规范本罪与非罪的标准 23 第5.3节 平衡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其他犯罪的冲突 25 5.3.1规范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冲突 25 5.3.2 规范故意毁坏财物罪与盗窃罪冲突 25 5.3.3规范故意毁坏财物罪与破坏生产经营罪冲突 25 第5.4节 修正故意毁坏财物罪法定刑配置的建议 25 5.4.1提高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法定刑配置 25 5.4.2将故意毁坏财物罪作为相关财产的未遂论处 26 结 论 27 参考文献 28
致谢 29 |
故意毁坏财物罪法律问题
更新时间: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