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物流管理论文 >

损耗控制视角下的SLX公司食用菌供应链优化研究

更新时间:2022-08-18
所需金币300 [1金币=1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37000 ↓↓立即下载全文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目录等部分内容,如需获取完整论文资料,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损耗控制视角下的SLX公司食用菌供应链优化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环境变化无常,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由独立竞争关系逐渐向供应链竞争转变。供应链管理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SLX公司作为云南主要的食用菌企业之一,在供应链管理上必须做到统筹规划,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目的完善供应链管理制度以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
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供应链优化理论,结合实地调研法,运用作业成本法对SLX公司食用菌供应链成本进行划分。然后通过收集公司采购、仓储、生产、销售、物流五个环节的数据分析损耗控制详细梳理SLX公司的供应链,找到SLX公司供应链损耗控制的关键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方案。
在调查中发现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供应链断裂的公司屡见不鲜,SLX公司供应链上涉及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供应链损耗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公司之间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实现整体利润最大化。总的来说得到以下几条研究结论:第一SLX公司采购、生产、仓储、销售和物流环节的存在不同程度损耗,而且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企业收益及管理产生负面影响。第二SLX公司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缺乏有效协作能力,供应链伙伴之间意识到供应链管理以及协同作业的重要性。第三供应商评价考核制度和员工损耗控制激励机制对于企业开展供应链管理必不可少。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2

1.3 文献综述 2

1.3.1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动态 2

1.3.2生鲜产品供应链研究述评 4

1.3.3供应链合作研究现状 5

1.3.4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优化及方法研究 5

1.4 研究内容 7

1.5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7

1.5.1主要研究方法 7

1.5.2分析框架 8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9

2.1 概念 9

2.1.1食用菌 9

2.1.2生鲜农产品供应链 10

2.1.3销售损耗 10

2.1.4ABC分类管理法 11

2.2 供应链相关理论 11

2.2.1供应链基础理论 11

2.2.2供应链成本控制 12

2.2.3供应链优化 12

2.2.4供应链损耗控制方法 13

第3章 SLX公司食用菌供应链损耗情况 14

3.1 SL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14

3.2 SLX公司食用菌供应链基本情况 15

3.3 SLX公司食用菌供应链管理存在的损耗问题 16

3.3.1SL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购损耗 17

3.3.2SL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仓储损耗 18

3.3.3SL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损耗 19

3.3.4SL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物流损耗 20

3.3.5SL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损耗 20

第4章 SLX公司食用菌供应链损耗控制优化方案 21

4.1 损耗控制视角分析SLX公司食用菌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21

4.2 食用菌供应链损耗控制优化思路 22

4.2.1SLX公司食用菌供应链流程 22

4.2.2确定作业耗费资源 25

4.2.3确定作业动因 27

4.3 采购环节的优化方案 29

4.3.1采购人员素质教育 29

4.3.2采购人员能力建设 30

4.3.3建立供应商评价机制 31

4.4 仓储环节的优化方案 32

4.4.1建立安全仓储管理制度 32

4.4.2实行分类管理 32

4.5 生产环节优化方案 34

4.5.1因地制宜合理运用食用菌栽培技术规程 34

4.5.2种植户的能力建设 34

4.6 销售环节优化方案 35

4.6.1销售人员能力培训 35

4.6.2销售人员损耗意识提升 35

4.7 物流环节优化方案 36

4.7.1公司物流人员能力建设 36

4.7.2第三方物流公司考核 36

第5章 SLX公司食用菌供应链损耗控制的保障措施 37

5.1 制度保障 37

5.1.1完善供应链成本的考核与激励制定 37

5.2 技术保障 38

5.2.1合理使用食用菌技术规程 38

5.3 人力资源保障 39

5.3.1培育人才 39

5.3.2建立企业损耗控制文化 39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40

6.1 结论 40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41

6.2.1 不足 41

6.2.2 研究展望 42

参考文献 44

致谢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