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前教育论文 >

幼儿园教育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更新时间:2018-12-18
所需金币0 [1金币=1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3000 ↓↓立即下载全文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目录等部分内容,如需获取完整论文资料,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幼儿园教育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摘要:在幼儿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需要幼儿教师将理论、经验、,实践有机结合,并能够转化为实践操作机制。当然,在这种机制转化过程中,需要幼儿教师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即教师能够用幼儿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环境、用幼儿的心理去想象世界、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在幼儿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幼儿教育;师生关系;因素;时策
 
引言
如何在幼儿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不经深思就很容易回答出的问题。能够回答的出,不一定就在实践中做的好。结合我自身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在幼儿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重要,因为这是幼儿由家庭走向社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第一步。建立和谐师生关系除了学前理论指导以外,实践机制也是特别的重要。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机制的结合途径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我们幼儿教育者要逐步引导孩子们尽快融入新的环境。根据我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具体做法有:
一、影响幼儿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因素笔者在幼儿园见习期间,通过与幼儿教师的交流,发现幼儿教师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理解比较全面,而且她们的经验也特别的丰富。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当中,并不像理论上所掌握的那样全面。在从理论到实践机制转换的过程中,问题究竟出现在什么地方?笔者认为,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四点:
(一)教育环境严重束缚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在教学活动中严格的教学秩序与环境设置束缚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实施“军事化的管理”。要求幼儿必须有统一的坐姿、统一的动作、统一的声音,幼儿根本没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也没有实际操作的自由。如果幼儿没有按照教师的意图去执行,将受到教师的指责与惩罚。同样,教学环境的布置也比较保守,幼儿不能
随意的去移动桌椅、摆放积木及去用手触摸教室环境的布置。众所周知,在学前期,幼儿的兴奋大于抑制过程,所以幼儿爱动、好奇心强,喜欢用手去感知已有的事物,而在幼儿园当前的教学环竟中,教师通常是以静制动。这样就限制了幼儿的操作。限制了幼儿的操作,实质上就限制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抹杀了幼儿的个性。所以,整个教学环境的布置,只起到“美化”的作用,幼儿根本没有,
实际操作的自由,也没有使幼儿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因此,在这种大的教育环境下,在对幼儿实行“三无自由”〔即无动作自由、无语言自由、无操作自由)的条件下,使幼儿对教师产生了恐惧心理,这样还能谈什么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二)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较少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只是活动的组织者,而很少是活动的参与者,即教师去扮演活动中的某一角色。在这样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通常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去指导教学活动。在以旁观者的身份指导教学活动时,幼儿通常都难以理解和接受,即幼儿对教师的语言及动作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而且教师给幼儿往往以高高在上的感觉,这在幼儿的心理造成很大得思想压力,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做法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拉大了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这样既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不利于使幼儿的知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
(三〕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主要是通过口头、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进行的。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比较少,特别是表情和身体语言,即使有真正的交流,也只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幼儿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交流,幼儿通常都比较谨慎,而且也没有真正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通常具有“相互性”,由于二者之间交往次数较少,教师通
常就不跟幼儿主动的去交流,这是习惯性;幼儿也不与教师主动地去交流,这是由于幼儿对教师产生的恐惧心理而造成的。这些都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十分不利的。
在幼儿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幼儿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理论到实践机制转换的过程中发生了“移位”,增加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困难。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四点:
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给幼儿自由的活动空间,使之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能够极大的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幼儿个性社会化发展。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幼儿就能够有较多的实践操作机会,也有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这样,幼儿就消除了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同时,幼儿也可以有机会表现自己,发挥特长,而且师生关系也相互比较融洽。在这种较为宽松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十分有帮助的。
(二)师生应共同活动
幼儿需要一个懂得爱护、引导他们的老师,也需要一个懂得保持童心、童趣的老师。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中,幼儿能够完全放松,思维异常活跃,全
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就可以克服教师本身所带有的“威胁力”,教师所说的幼儿也很乐意地去接受和执行。这样做既达到了教育的效果,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往,这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三)为幼儿营造安全、接纳、尊重的心理环境
      幼儿具有获得安全、关爱、尊重、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只有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幼儿才会形成和谐的心理感受,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是幼儿成功调控自我情绪的基础。如果幼儿经常处于挫折情境中,他很难产生积极的心态和情绪。所以,在家庭和幼儿园中,父母和教师要以理解、接纳、尊重、支持、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态度与幼儿交往,使每个孩子有一种被关爱、被尊重、被接纳的心理感受,让每个孩子都拥有积极的情绪体验。
提高幼儿情绪识别能力
   在幼儿期,如果重视对孩子进行识别情绪的培养,那么他们就能成长为具有情感敏感性的易于合作、受欢迎的社会人。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专门的情绪识别活动,使幼儿理解如有关高兴和具有消极意义的伤心、生气、害怕、惊讶、恐惧等情绪状态中的面部表情、语调表情及姿态表情如何,这样,可以为幼儿识别他人的情绪状态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引导幼儿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每个孩子在生活中都会有消极情绪,这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不是要求幼儿一味压抑、控制消极情绪,而是帮助他们学习选择对自己和他人无伤害的方式去疏导和宣泄这种情绪。一个人如果要保持心理的健
康,把情绪表达出来很重要。如,在幼儿因争执产生愤怒、悲伤等情绪反应时,教师能够支持鼓励他们充分表达各自的感受,耐心倾听他们对争执的解释,将有利于幼儿及时疏泄消极情绪,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矛盾,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幼儿还不具备完善的认识和表达能力,所以运用转移注意力,开展运动、绘画、游戏等活动对幼儿疏导、缓解消极情绪是有积极作用的。这对于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祈祷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 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幼儿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需要幼儿教师将理论、经验、,实践有机结合,并能够转化为实践操作机制。当然,在这种机制转化过程中,需要幼儿教师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即教师能够用幼儿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环境、用幼儿的心理去想象世界、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理解幼儿的行为、语言及动作,才能很好的去引导幼儿、教育幼儿,教师也才能真正成为儿童的“伙伴”,也才能真正地在幼儿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李颖.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课程观对学前课程的启示[J].学前课程研究,2008(5).
[2] 蒋瑞红.樊丰富.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的幼儿情绪管理研究[J].前沿.2004(8).
[3] 李臻.培养幼儿情绪自我调控能力初探[M].学前教育研究.2003(5).
[4] 月张锐.幼儿教师的情绪教育观研究[J].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