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公共行政管理 >

川西北生态脆弱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机制探究

更新时间:2023-05-29
阅享价格200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32000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提纲简介,如需获取全文阅读权限,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川西北生态脆弱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机制探究

摘 要


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已历经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两个阶段,目前正向生态文明转型。工业社会的到来,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物质供应,但同时也损害了生态环境。相对物质供应来说,好的环境反而变得稀缺了。今天人们更需要洁净的空气、健康的食品与优美的环境,于是工业文明又开始向生态文明转型。事实的确如此。几十年前,人们还把“烟囱林立”作为文明的标志。然而今非昔比,国内媒体时有报道,有地方招商由于项目污染而遭到居民抵制,说明生态环境已成为稀缺品。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入中后期,损害环境的代价已越来越高。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良好的生态环境已变得日益重要。正是基于此,所以中央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川西北生态脆弱区是四川省提出的全省五大经济区之一的川西北生态经济区,是四川省规划发展的重点地区。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该区域生态建设大规模开展,但因多种原因,目前生态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遏制,草原的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还十分严重,已成为全国生态安全极为敏感区之一。2010年,国务院将川西北生态脆弱区的甘孜州和阿坝州共31个县全部纳入了国家层面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川西北地区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分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两部分。该区域地处长江和黄河流域上游,在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净化水质和环境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川西北生态脆弱区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护藏区和谐稳定的重要阵地、藏羌文化和长征文化重要承载区,在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和区域发展格局中地位十分重要。
本文在就川西北生态脆弱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背景做了研究,分析了河流资源、森林资源、草地湿地资源、生态经济,通过该区域的政策执行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情况对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概况,指出了研究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湿地萎缩、森林破坏。然后分析了川西北生态脆弱区域建设生态文明的保障机制的前提下,提出了生态补偿机制及其不足、生态文明建设市场化机制及其不足。最后提出川西北生态脆弱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机制:协同合作动态机制、行政联动机制、监测联动机制、多元化补偿机制、提高生态价值市场转化率机制、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参与机制、建立提高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培育壮大环保非政府组织机制、建立社会企业参与机制。

关键词:川西北;生态脆弱区域;生态文明;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