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公共行政管理 >

社会工作介入提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 —以上海市A民工小学为例

更新时间:2022-05-13
阅享价格300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62000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提纲简介,如需获取全文阅读权限,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社会工作介入提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 —以上海市A民工小学为例

摘 要


改革开放已经40余年,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也迅速进入第二阶段。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下,意味着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入经济更好的城市生活和工作。这类群体从最初的个人外出工作到现在的举家搬迁,这样又出现了一类群体——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着这类人群的增多,如何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成了我国城镇化快速进程的重要主题。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的特殊性,他们的子女大部分会都被安排到统一的专门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民工子弟学校。与本地子女相比,由于他们“随迁”的特性,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生活经历,语言,穿衣打扮上等的不同,都会影响他们适应所在城市的生活,加上他们生源地教育水平相对大城市较差,学业上会倍感艰辛。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在学习上和生活中也很难帮到他们的子女,以上内外因素的影响都会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产生大量负面的影响。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绝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没有接受过心理教育课程,如何预防和减少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必须采取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而这些都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介入。“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最基本原则,社会工作者不仅可以帮助青少年增强独立性,优化心理素质,在自身健康成长的同时,促进家庭和谐,更好融入社会。同时,也可以提高全民对于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可度。

本文对上海市某民工子弟小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研究,以专业社会工作为介入点,以社会支持理论为指导,结合家庭、学校及社会,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成长,为学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同时也罗列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大城市面临的现实问题,以社会工作介入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的良性变化为探究点,提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也可以供今后的研究者和从事一线社会工作的实践者参考。本文的研究方法为文献查阅、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的方式收集资料,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小组和个案相结合,选取了4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开展小组工作,1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开展个案工作,为期6周分为6个阶段,颇有成效,得出结论,社会工作介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研究相较于其他志愿者、社区帮扶活动更具有优势和可行性。

在上海市A民工小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研究后发现,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能力、社工机构的未来发展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改进。第一,社工定位不清。社工和研究个案的关系建立是由学校或社区牵头,容易让研究个案产生排斥,需要普及社工知识。第二,接纳度不高。需要推进体制改革。其次,社会支持不足。学校,社区会提供正式支持,但非正式及物质的支持明显不足。再次,专业能力不足,需要社工进一步提升自我能力。最后我们需要明确社工定位,多元化介入,完善评估机制,推进人才建设,最终实现社工介入模式的多元化和社工机构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介入,社会融入,心理健康,进城务工人员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