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四心”向“四德”转化的教育理路 摘要:孟子在孔子“性相近,习相远”以及告子“性无善无不善”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以及是非之心,认为如若能将此“扩而充之”,便是道德人格成熟之始,由此将此“四心”引发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认为人的道德意识先天就存在于人心之中,人具有先验的道德能力。那么,如何将“四心”转化为“四德”呢?孟子认为一在于“扩而充之”的内在道德教育激发,二在于“得其养”的外在道德教育引导,这不仅诠释了人心与人性的内在关联,而且对于当代道德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孟子;四心;四德;道德教育;当代价值 |
论孟子“四心”向“四德”转化的教育理路
更新时间:2021-12-16
下一篇:《独特的民族风》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