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论萧红小说创作中的儿童视角

更新时间:2024-11-07
所需金币50 [1金币=1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10000 ↓↓立即下载全文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目录等部分内容,如需获取完整论文资料,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论萧红小说创作中的儿童视角

摘要:东北作家萧红的一生中,经历了常人想象不到的情感和生活磨难,芳华年龄经历两次丧子之痛和而立之年情感的寂寞,再加上病痛的折磨,使她长期处于思念、关怀儿童以及回忆童年、家乡的情感之中。萧红在雾都重庆时,创作了三部儿童题材的小说《一个孩子的演讲》、《莲花池》、《山下》,之后在香港开始采用儿童视角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如《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后花园》等作品,这些作品通过塑造儿童形象、运用儿童视角,不仅慰藉了萧红孤苦的心灵,也在展现现实世界、以儿童思维特征刻画国民灵魂方面具有深刻意义。
关键词:萧红;小说创作;儿童视角;现实意义


目  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儿童视角的形成原因
(一)顺时的社会背景
(二)悲惨的童年生活
(三)坎坷的人生经历
二、儿童视角的具体呈现
(一)浪漫的儿童世界
(二)纯真的童言童语
(三)交叉的双重叙事
三、儿童视角的现实意义
(一)真实的社会现实
(二)天真的作品氛围
(三)别样的批判意味
四、结语
五、参考文献
六、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