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女性主义对《生死场》的女性形象分析 摘 要 萧红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也是“文学洛神”,其成名作是《生死场》,早期是将其作为“抗日文学”作品。自八十年代开始,陆续有人从生死哲学,女性主义,和启蒙主义等角度进行重新解读,打破了特定时代背景下文本研究的局限性。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也使中国女性文学得以进一步发展。在《生死场》中女性即使不幸也坚忍的活着。萧红从女性的目光结合自身的经历,寻找女性自我意义与价值,道出男权意识对女人的欺压,女性自我意识的薄弱和一味愚昧的忍受。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女性“存在”理论认为女性是作为“第二性”存在的,也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存在的。通过介绍选题背景概况,借助波伏娃的女性理论来分析《生死场》的女性形象,从作者本人和笔下女性形象的相关性中去讨论萧红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 萧红,《生死场》,女性主义,第二性,自我意识 目 录 一、《生死场》中相异的女性形象 1 (一)委曲求全的愚昧者 1.麻面婆的愚昧无知 1 (二)孱弱凄凉的受害者 2 1.灰心失落的金枝 2 2.生育摧残下的女人们 3 3.失去价值的月英 4 (三)坚韧的反击者 4 1.王婆的抗拒意识 4 二、女性主义中剖析女性形象 6 (一)波伏娃女性主义见地 6 1.“他者”的女性 8 (二)中国女性“他者”境况 9 三、作者的女性见地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
联合女性主义对《生死场》的女性形象分析
更新时间:2022-07-07
上一篇:浅析《飘》中斯嘉丽的形象特点
下一篇:汉语言与互联网的融合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