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影视新闻传播 >

非遗元素在剧情类电影中的运用——以《黎锦》为例

更新时间:2022-06-11
阅享价格200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21000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提纲简介,如需获取全文阅读权限,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非遗元素在剧情类电影中的运用——以《黎锦》为例

中文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袭了各族人民(群体或个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诞生于前人、先辈在劳动、生活中对天地、生死、自然、祖先、婚配、忧乐、道德的敬畏与表达,并贯穿于相应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实践、表现形式、技能与知识体系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之中。在自然环境与历史条件的更迭下,各族群、各地域的“非遗”文化不断生成又不断创新,如何面对其现存困境、保护其可持续、活态化发展成为了现代社会乃至全人类共同的挑战。
记载非遗文化的途经与手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静态传承,以文字记录、博物馆存留、展示为主要依托方式;而另一类是以科技为支撑的活态保护,以影像记载最为直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最早的影像记录可追溯到1905年由中国拍摄的首部电影《定军山》起,彼时虽未有“非遗”概念,但创作者倾向于选取中国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等同类题材作为影片的叙事对象已在无意识当中显现。在历史的长河中,非遗文化代代相传,以非遗元素为内核的影像类型也在不断产生。
在现代语境下,非遗电影的文本与内涵逐渐被拆解与重塑,其社会功能性愈发强烈。不仅如此,非遗元素被广泛地运用于跨地华语电影中,并且作为线索承担起主要的叙事功能,例如在《雪花秘扇》、《千里走单骑》、《孙子从美国来》等影片中从中西方文化交流、冲突的角度强化了非遗文化的表现力。为寻求非遗元素在影像中合理、健康的存在方式,本文力图以电影叙事理论、符号互动论、认同理论等作为主要理论工具,从非遗元素存在的外部环境、内在属性等方面多角度、系统性阐释“非遗”类影像。与此同时,本文还以毕业作品《黎锦》为例,聚焦于海南非遗元素在影像中的运用。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非遗电影概念,归纳非遗电影类别,梳理非遗电影的总体脉络;第二部分分析非遗元素在电影中的叙事功能,从非遗元素本身的角色——符号、线索、结构三方面入手;第三部分探讨非遗元素在女性形象、男性群体形象以及儿童等人物塑造中的体现;第四部分深入探究非遗元素在“他者”语境下的生成。通过四个章节的具体论述,以期为非遗文化的影像活态传承提供思路,助益其繁荣发展。
关键词:非遗电影;影像叙事;海南非遗元素;身份认同;困境与保护


目 录

1绪 论1
1.1研究缘起1
1.2文献综述1
1.3研究方法2
1.4创新之处及意义2
2非遗电影的总体概述3
2.1非遗电影的概念界定3
2.2非遗电影的发展脉络与系统分类4
2.3非遗电影的创作现状与问题5
3非遗元素在《黎锦》中的叙事功能7
3.1非遗元素与象征符号7
3.2非遗元素与叙事线索8
3.3非遗元素与叙事结构9
4非遗元素在人物塑造中的体现11
4.1流动的女性角色11
4.2多元化的男性个体12
4.3隐秘的儿童视野13
5非遗元素在“他者”语境下的生成15
5.1时空规律下的场域调度15
5.2“泛文本”的组合编码16
5.3美学与产业学结合的特殊范式17
结语19
参考文献20
附录21
致谢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