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对网络暴力的思考—— 以“郭德纲曹云金骂战”为例 摘 要 网络暴力事件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已成为一种常见态势。具体表现形式为语言上非理性谩骂,即通过无根据的恶意揣测,将谩骂对象扩展到现实生活中,这就涉及行动这一方式。例如公布当事人隐私,干扰当事人生活等。网络舆论的非理性表达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客观上,网络舆论是社会现实的放大和折射。在主观上,网民道德责任的缺失,“意见领袖”的错误引导,助长了网络世界的非理性表达。 通过对近年来一系列网络暴力事件的舆论发布规律加以研究,发现网络暴力事件的非理性表达多爆发于以微博为首的新媒体平台,它们更重视信息传播的互动性、时效性和多样性,这些特征使得微博公共区域形成了独立的结构。在自媒体时代,人人拥有话语权,微博所提供的互动平台丰富了交流的话语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话语权威。但与此同时,各种各样虚假的、低俗的和不负责任的内容也随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造成一种不实的舆论导向。 文章主要从新媒体的角度出发,对自媒体和网络暴力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并对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提出建议。 关键词:网络暴力;微博;舆论引导;对策 目录 1、 引言 7 1.1本选题的研究缘起和研究目的 7 1.2本选题目前研究的现状与文献 8 1.3本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8 (一)研究思路 8 (二)研究方法 9 2、网络暴力的概述 9 2.1网络暴力的概念及其根源 9 (一)网络暴力的概念 9 (二)网络暴力的根源 10 2.2网络暴力的特征 11 3、我国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暴力的现状 11 3.1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暴力 11 (一)新媒体的概念 11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暴力的现状 12 4、当前形势下应对网络暴力的治理策略 14 4.1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15 4.2加强网民思想道德建设 15 4.3、提高网民的科学素养,全民懂法,全民依法 16 (一)普及网络法律法规,做到“全民性” 16 (二)开展多种与法有关的活动。 16 5、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7 |
新媒体环境下对网络暴力的思考—— 以“郭德纲曹云金骂战”为例
更新时间:2019-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