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哲学人文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广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以壮族歌圩为例

更新时间:2023-12-20
阅享价格60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9000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提纲简介,如需获取全文阅读权限,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广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以壮族歌圩为例

摘要


壮族歌圩是壮族群众以青年男女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的山歌对唱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传统活动,是广西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俗符号,是壮族最集中且最具特殊性的文化载体。壮族歌圩最早源于氏族部落祭祀活动及宗教类集会,经过长期的演变后成为以男女寻觅情侣为主的场所活动,融合了生殖崇拜、自然崇拜、求福避祸、祈求丰年、社交娱乐、男女欢会等文化意义,发展为壮族人民艺术审美创造、商业贸易、文体娱乐的综合节日,是壮族人民审美化生存的生活方。在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不但积淀了琪独特的文化品格,同时也表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尤其是对美好爱情的追求,满足了人们审美需求、情感调适等需要,具有传承文化、道德教化、择偶等多样的文化功能。自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第一批“非遗”名录后,壮族歌圩的传承与保护问题愈加受重视。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已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歌节,逐渐发展成“三月三”文化艺术节。延申出“武鸣·三月三”、“南宁国际艺术民歌节”、“歌仙刘三姐”,更有不可移动文物花山岩画人物群像图,不可否认,歌圩已经成为壮族各类多姿多彩的艺术、千奇百怪的风俗习惯一个大放异彩的平台。2014年它被纳入广西区政府的文化名片打造计划,以“壮族三月三”歌节形态作为广西境内多民族共享的民族传统节庆。在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努力下,歌圩保护与传承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对于壮族歌圩的保护力度不完善,认为申请非遗保护成功就万事大吉,但是却忽略了他们对文化本身的保护与传承。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在对壮族歌圩保护过程突出的如过度消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活体传承和活态保护的半死不活、数字化转型痛点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多方保护、资源整合、合作齐发力;创新形式、非遗进校、薪火永相传;数字时代、精准踩奏、春风永拂面等三个方面的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为壮族歌圩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一些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