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哲学人文 >

神圣向世俗的转变——千山佛教音乐的当代变迁【民俗学】

更新时间:2022-12-10
所需金币300 [1金币=1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48000 ↓↓立即下载全文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目录等部分内容,如需获取完整论文资料,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神圣向世俗的转变——千山佛教音乐的当代变迁【民俗学】

摘要


千山佛教音乐从北魏传入之后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变迁,在这变迁过程中一方面继承了古典文化的衣钵,又一方面在传承中受千山地域的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千山佛教音乐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当下,千山佛教音乐的范畴已不在局限于传统的佛教音乐而是加入了更多的元素。千山地区的僧人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一些传统的佛教音乐逐渐淡出佛教音乐的使用范畴,通过吸收世俗元素,使含有世俗元素的佛教乐曲大量的出现,例如电子音乐的植入;在乐团演出中增加舞蹈;丰富乐团的乐器配置;创作出一批新佛曲等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千山地区的僧人被迫做出的调适。
这一调适带来的结果是使得千山佛教音乐从神坛走下逐渐走向世俗走向舞台。而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主要是是受四方面的影响。一是受东北地域文化的影响,千山佛教音乐因地处东北地区,若想在此发展就必须符合东北人的“声韵”特征以及东北人的审美特点,因此借用东北民间音乐元素,使千山佛教音乐更符合东北人的“音声”表现;二是寺庙空间的世俗化,寺庙属于神圣空间,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受到了世俗的影响,而千山佛教音乐作为寺庙空间内的产物,在寺庙受到世俗化侵扰的同时也同样受到影响;三是国家在场的影响,最初的千山佛教音乐是活动在民间,而随着千山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国家为了保护其发展,对千山佛教音乐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性措施,为千山佛教音乐走向舞台提供准入资格,同时推动千山佛教音乐进行改革,而千山地区的僧人也顺应这一改变,积极的做出调适,把音乐从仪式中抽取出来,并重新组合成适合舞台演奏的新形式,并根据不同的演出场所演奏不同的曲目;四是当下人审美的变化,传统的佛教音乐已经不符合现代人对音乐的审美需求,千山佛教音乐若想发展则必须接受世俗的元素丰富自身的表现形式,来迎合大众的口味。总的来说,千山佛教音乐从神圣向世俗的转变是受多方力量的影响,本文的目的也在探求这一改变中各方力量的作用。然而千山佛教音乐从本质上来说是属于宗教形式的音乐,其根本性在于其神圣性,在世俗化的影响下千山佛教音乐又该如何应对,是本文最后的思考。因此如何寻找一条适合各地区佛教音乐发展的道路更是我们值得深思的。

关键词:千山佛教音乐 神圣 世俗


目录

摘要 2

0绪论 6

0.1选题目的及意义 6

0.2国内外研究现状 6

0.2.1中国佛教音乐研究状况 6

0.2.2佛教音乐的俗化研究 9

0.2.3神圣与世俗的界定 11

0.3研究方法 13

0.4创新点与不足 14

1千山佛教音乐概述 15

1.1千山地理、历史概述 15

1.2千山佛教音乐的历史概述 16

1.2.1南北朝——萌芽时期 16

1.2.2隋唐——发展时期 17

1.2.3辽金——繁荣时期 17

1.2.4明清——鼎盛时期 17

1.3千山佛教音乐的现状 18

1.3.1 1989年——2006年 18

1.3.2 2006年至今 19

2千山佛教音乐的仪式过程 21

2.1千山佛教仪式的类型 21

2.1.1朝暮课诵 21

2.1.2各种礼佛仪式 22

2.1.3吉祥法事 22

2.1.4超度法事 25

2.2千山佛教仪式中音乐的特点 25

2.2.1 千山佛教音乐的特点 26

2.2.2千山佛教音乐的仪式音声 26

3千山佛教音乐中神圣向世俗的转变 28

3.1.千山佛教音乐神圣性的坚守 28

3.1.1仪式的神圣性 28

3.1.2法器的使用 29

3.1.3唱腔的神圣 30

3.2千山佛教音乐神圣向世俗转化的表现 31

3.2.1现代音乐冲击下的影响 31

3.2.2新佛歌的创作 35

3.2.3演出场所的转变 由寺庙走向舞台 45

3.2.4演出形式的转变 丰富仪式的表现形式 31

3.2.5演出人员身份的转变 由“僧人”变为“在家人” 35

4千山佛教音乐神圣向世俗的转化的原因 38

4.1东北文化的影响 42

4.2寺庙空间世俗化 55

4.3国家政策的影响 58

4.4审美的变化 59

结语 62

参考文献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