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哲学人文 >

论民国时期云南女子放足的动因及影响

更新时间:2022-07-18
所需金币80 [1金币=1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9700 ↓↓立即下载全文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目录等部分内容,如需获取完整论文资料,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论民国时期云南女子放足的动因及影响

中文摘要


缠足是中国摧残女子的一大陋俗,千余年来,无数的无辜女子因为缠足抛洒了多少血泪。自清末起就有文人志士陆续提出反对缠足,倡导女子放足,但并未取得较大的成效。进入民国以后,女子放足运动获得发展契机,全国上下掀起放足热潮。云南也在国家政策的领导和先进思想者的带领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放足运动。
云南女子放足运动得到大力发展的重要原因主要有四条:一是民国时期云南各地纷纷成立天足会,领导女子放足运动;二是女子体育迅速发展,为云南女子放足运动提供了契机;三是社会审美观念变化,人们摈弃“病态美”,追求“健康美”;四是云南女子学校教育得到发展,女子解放意识觉醒。
民国时期云南开展女子放足运动,对云南妇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这是云南妇女解放的第一步。封建时代人们提倡女子缠足,不仅满足他们畸形的审美观,还束缚了女子的行动自由。缠足的女子不能和男子一样从事生产劳动,失去了独立经济权,只能依附于男子而活。云南大力开展女子放足运动后,女子就可以有自己赖以生存的职业,不必事事依附于男子,这是云南妇女接放的第一步。其次,民国时期云南开展女子放足运动,促使云南妇女从传统走向近代化。开展女子放足运动前,云南妇女被“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思想所束缚。开展女子放足运动后,云南妇女接受许多先进思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倡导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放足便是云南妇女从传统走向近代化的宣言。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缠足的残酷.....................................................................

(二)放足运动.........................................................................

文献综述...........................................................................................

一、民国时期云南女子放足运动的概况........................................

二、民国时期云南女子放足的动因................................................

(一)天足会运动的发展..........................................................

(二)女子体育的兴起和发展..................................................

(三)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

(四)云南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民国时期云南女子放足运动的影响........................................

(一)是云南妇女解放的第一步..............................................

(二)促使云南妇女从传统走向近代化..................................

四、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