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学论文 >

产销失衡、“大国效应”扭曲与我国粮食安全研究

更新时间:2019-12-06
阅享价格0元 资料包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5600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提纲简介,如需获取全文阅读权限,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产销失衡、“大国效应”扭曲与我国粮食安全研究

4.1.1 我国粮食贸易发展历程

从经济角度看,农业比较脆弱,但也有很强的外部性,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的农业水平相对薄弱。因此,我国政府始终重视农业的发展,积极支持和保护生产和贸易两个方面,以便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了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加快了对农业的发展,并在农产品贸易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总的来说,中国的粮食贸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粮食贸易以净出口为主(1949~1978年)。在第一阶段中,中国的粮食贸易主要是出口为重和进口的补充。为了促进我国的工业化,也为了向前苏联换取先进机器设备和技术,我国开始了对粮食的债务购买和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以及外汇的主要来源的获得也依靠粮食出口,所以在这一时期,随着国家食品进出口管理政策的实施,粮食进出口越来越带有浓厚政治色彩。此外,就在国际市场上的粮食贸易伙伴而言,中国所拥甚少。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中国实施禁运和封锁政策,以致我国与国际粮食市场几乎没有联系。第一阶段,我国大米和大豆的年平均净出口量为220万吨,进口量却微乎其微。

第二阶段,粮食贸易主要是净进口(1979~1991年)。1978年之后,中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政府逐步减少对贸易的限制,扩大进出口的规模。1991年,粮食贸易额超过2500万吨。如图4.1所示,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的粮食进口和出口量主要是净进口,同时,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粮食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粮食进口迅速增加。在1982年, 1987年, 1988年和1989年间,粮食进口量超过了1500万吨。同时,粮食出口也在增加,主要集中在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等附加值很高的种类。在第二阶段,中国的出口贸易总额中,粮食贸易的比例略有下降,这是粮食出口外汇减少所产生的影响之一。在1979~1991年期间,粮食出口大于进口除了个别3年外,其余12年其余均为净进口,1982年度最大净进口量达到1487万吨。15年间粮食平均净进口量约900万吨。

第三阶段,粮食贸易进出口交互阶段(1992~2001年)。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在中国建立,一系列的变化开始在农产品流通体制及价格体制上发生。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决定接纳中国为其观察员,中国的农产品开始逐步降低平均进口关税;1992年统一采购和销售价格开始实施,在粮食收购政策上得到了国家价格管制的释放;1994年,中国重新开始实施订购制度,这使得订购的价格大大提高;1995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价格下跌,国家出台价格保护政策;1997年全国实现粮食再次丰收,政府敦促各地增加粮食储备,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在第三阶段,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限制外国粮食进入国内市场,避免影响当地农业。除了进口关税之外,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食品卫生检疫等措施。综上,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粮食进口和出口相互抗衡,并不稳定,对外贸易的积极性明显增加,出口规模迅速扩大,进口规模相对稳定,贸易模式可以概括为:进出结合、余缺调剂。

图 4.1中国粮食贸易数据图(1978~2016)

第四阶段,进入国际贸易体系阶段(2002至今)。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多边贸易协定限制了农业贸易保护的政策。1992年,我国便不再补贴农产品出口。然而,根据《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规定,中国拥有一定的过渡期和享受一些优惠待遇的主要农产品。

2004年,中国农业税免征的新政策从吉林和安徽两个省份开始试点,到2006年,农业税免征实施于全国范围。这一重要改革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2006年12月,根据国际粮食市场状态不稳定的情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限制粮食出口,并控制工业用粮消费,来保护国内粮食供应的稳定,避免通货膨胀现象的发生。2008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第一个中长期粮食安全计划,并提出了关于如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相关主要措施。2014年,中央1号文件建议完善国家粮食保障制度,就是要把饭碗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落实以国内为基础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生产能力、适度进口和科技支持。

从粮食贸易数据看,如图4.2,2001至2014年所示,粮食出口量和进口量的趋势变化正好相反。出口量下降趋势十分明显。2014年,出口量下降到了230万吨,与之相反的进口量明显增长。2014年,超过1亿万吨。由此不难看出,在中国总的粮食贸易量在不断增加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是建立在进口量增加的基础之上的结果。

图4.2粮食进出口量对比趋势图(2001~2016)

换言之,中国粮食进口额在加入国际贸易体系后持迅猛增加的势头,相反,出口额的总势逐步走低,与进口额的差距愈加明显,因此,中国连续15年为净进口国,并且该态势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

4.1.2 我国粮食进出口现状分析

在中国,主要粮食出口品种有玉米、水稻和小麦,但这些粮食的出口量却微不足道;进口的品种主要是大豆且进口量逐年增加。事实上,粮食进出口结构随着贸易发展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大豆出口、进口比例增加;玉米出口比例先增后减,进口小麦的增加;进口和出口的相对稳定;大米出口比例的下降。

(一)我国粮食进口分析。

在粮食的进出口贸易中,中国是一个主要的粮食进口国。目前,中国年进口量居世界首位。根据经济和人口发展的需要,粮食缺口还将继续扩大。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粮食需求和供给也发生了波动性变化,各种粮食在中国进口的地位有了很大的不同。

第一,小麦进口的变化。如图4.3所示,1998~2016年,期间进口总量大于小麦的总出口量,小麦进口量在2004年至甚至达到7260000吨左右,是近10年来的最高峰值;2004进口小麦逐年下降且幅度明显,直到2008年跌到4万吨的最低峰值,从2009才又开始呈反弹趋势。小麦进口面向的区域相对来说更集中,主要进口来源国是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2000年之前,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小麦的总量占据的比例不高,但近年来突然迅速上涨,2010年后,比例均超过50%;而从加拿大进口的比例在最近几年的趋势明显下降,2007年至2013年间,从50%下降至11% ;美国近10年来一直在20%至30%的范围内徘徊。

第二,大米进口的变化。如图4.4所示,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国家。直到2010年,我国一直是水稻的净出口国。中国的主要出口目标是亚洲和非洲。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在1998年出口374万吨大米,是世界排名第四的大米出口国,对全球出口占14%。2010年后,中国成为大米净进口国。主要从越南、巴基斯坦和缅甸进口。2012年,大米进口量增加。主要进口国变为越南、巴基斯坦和泰国。进口数量分别为155万吨、58万吨和18万吨。

图 4.3小麦进口量变化图

图 4.4 大米净出口量变化图

第三,玉米进口的变化。中国主要从美国、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家进口玉米。例如,在2012年,美国、老挝和缅甸,这三个国家占中国总进口玉米量的99%。总体上看,中国的玉米进口国家中美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他较为集中。玉米的进口量也大有变化。2009年的远期产量稳定在10万吨以下,但在2009年,它突然增加到百万吨级。到2011年,这个数字竟增至523万吨。

第四,大豆进口的变化。在1995年之前,中国一直是大豆的出口国,然而1995年之后,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开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在中国大豆进口量远高于其他粮食品种并仍占据较高地位。在中国大豆的主要进口国是美国、阿根廷和巴西。如2016年,从这3个国家进口的3000万吨、570万吨和3200万吨大豆,分别占进口总量的42%、8%和45%,占进口总量的95%。

图4.5 2016 年中国大豆分国别进口比例图

自2004以来,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如表4.1所示。数量逐年增加。进口量上它始终位于进口粮食品种的首位,最高峰值达95.2%。

表4.1中国大豆进口量变化表

年份

大豆进口量(万吨)

占粮食总进口比重

2004

2023

88.0%

2005

2659

80.9%

2006

2824

88.6%

2007

3082

95.2%

2008

3744

90.6%

2009

4255

81.5%

2010

5480

81.9%

2011

5264

82.4%

2012

5838

72.7%

2013

6838

79.1%

2014

7140

72%

2015

2016

中国对大豆进口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

对大豆的需求在增长。大豆的主要用途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加工成食用植物油的方式用来消费,二是将豆粕作为优质饲料原料,其中豆粕是大豆加工的副产品。伴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豆压榨的需求逐年增加,而国内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对豆粕需求的增加。此外,新兴的大豆蛋白产业也是大豆需求量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人民生活、食品加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与大豆需求的增长密切相关。

对内大豆供应不足。为了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在1996年中国首先开放大豆市场,由市场任意引导和调节大豆价格,国家保护由此丧失,同时,大豆的产量能力面临的技术瓶颈,尤其是在非转基因大豆领域,单位面积产量能力低于玉米等其他农作物,权衡经济效益,许多农民放弃种植玉米大豆,导致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因此供应能力的停滞。

大豆进口的威胁。我国大豆一直以来存在竞争力不足,总需求大过供给的劣势,而这块短板被国际粮商抓住,在WTO协议框架下,国际市场中大量的转基因大豆出口到中国,因为拥有数量和价格上的优势,我国大豆市场迅速被占领,与此同时企业和工厂的建立,目标也是针对国内大豆产业链的垄断。

对中国的粮食出口分析。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一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发展,我国政府一直积极支持农业生产和贸易,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不断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

小麦出口。2000 ~ 2003年,中国的小麦出口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出口大幅下跌后又开始反弹。历史最高水平(307万吨)出现在2007年,近年来,小麦出口减少,出口国家主要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

大米出口。1999~2003年中国的粮食生产量连续减少,稻谷产量下降。这导致大米供应减少,大米价格上涨,大米出口减少。2012年,出口量仅为28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45.9%。

玉米出口。中国是玉米的生产大国,因此需要玉米出口调整的国内市场,缓解中国东北玉米库存压力,所以我国同时也是玉米消费大国。1984年我国玉米出口逐渐增加,1992年超过1000万吨,“十五”期间的平均年出口量上升到900万吨,2003年玉米出口量1639万吨,为历年最高;然后玉米出口便呈现出下降趋势,期间的2004年出口量下降至232万吨,但在2004 ~ 2007年中有反弹态势,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影响2008年我国玉米出口量再次垫底,一直到2013年仅仅为8万吨。中国的玉米出口主要集中于香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大豆出口。1995年以前中国是主要的大豆出口国,但因为大豆种植的经济效益低,在产量增加的问题上缺乏实质性的突破,大豆种植面积缩水,单位面积产量一直增长缓慢,总产量不高,使得农民收入已经受到了伤害,所以农民种植热情一直很低。近些年来,由于需求不断增加,大豆进口迅速增长,2000年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豆进口国。在大豆贸易总量提高的背景下,中国大豆总出口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百万吨跌至上世纪初二十万吨的水平,并至今没有突破该窘境。

(三)我国净进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粮食出口规模显著缩水,而进口规模扩大的速度提升,2000年后尤其明显,在中国粮食净进口持续增加。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的增加。以大豆和菜籽为主要原料的油脂压榨工业对两种粮食的需求量增加,我国市场上超过百分之七十的豆油都是靠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压榨而来,同时养殖业的发展对大豆的副加工产物豆粨需求加大,因此大豆进口量也有所增加;另外,饲料用粮主要依靠玉米,而且目前的新型能源产业和工业酒精生产也主要使用玉米秸秆,故玉米的进口量也开始增加。

国内外粮食价格的差异。众所周知,2008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粮食价格一度暴涨,但2010年以后,各种粮食的国际价格开始下降,国内粮食价格恰恰相反的只是上涨。国家一方面为了保护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一直实行粮食保护价格政策,储存的粮食都是以较高的价格收集而来。所付出的代价是粮食储备率高,国内粮价持续上涨。目前,国内外食品价格差异一目了然,各品种的粮食在国的价格均高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以2014年前5个月为例,国内和国际大米价格每吨相差318元,小麦价格每吨相差451元,玉米价格每吨相差924元,大豆价格每吨相差1484元,棉花的价格更是夸张到每吨相差7078元。无论是粮食贸易企业还是粮食加工企业,在利益最大化驱动下的首选都会是进口粮食。即使进口限额达到上限,也会扩大偷洞、进口甚至走私粮食的途径。已经成为世界高地的中国粮价,更多的进口和更少的出口是市场价格差异的正常反应。

进口粮食的质量优势。以大米为典型:日本大米、泰国香米已经形成的品牌效应在国内根深蒂固,“进口大米更美味、更安全”的说法更是在实际生活中广泛传播。经济条件下居民对进口食品的偏好随着自身经济收入的提高而开始增加。再以小麦为例:小麦是面食的主要原料,进口小麦粉细腻而均匀,使面食更加密实和光滑,而面筋的稳定性更好,韧性更强。亲眼可见,在食品市场上,高筋、低筋小麦的进口占了很大比重,对比国内小麦,品质略低同时消费者的接受度也略有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