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教学论文 >

懒于付出:小学德育活动困境的现状及成因探究

更新时间:2022-08-21
阅享价格300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38000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提纲简介,如需获取全文阅读权限,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懒于付出:小学德育活动困境的现状及成因探究

摘要


学校的德育活动应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引发其运行机制的根本性变化,也使我国德育活动尤其是小学德育活动面临着种种挑战。小学德育活动在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能够积极发挥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小学德育活动的实效性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柱。目前国内外有关德育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德育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对德育活动的研究缺乏关注。小学德育活动的设计普遍存在应付了事的现状,家校沟通也呈现不积极且缺乏责任意识的情况,德育活动问题实际上具有浓厚的社会因素,教师们在德育活动上往往“懒于付出”。影响学校德育活动的社会环境因素错综复杂,本文对小学德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观察与分析当前小学德育活动开展的请况,分析德育活动中呈现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和组织者的角度,探究如何让教师从德育活动的懒于付出到乐意付出。

关键词:德育;德育活动;付出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一、德育活动“叫好不叫座”……………………………………………………1

二、已有研究对德育活动缺乏足够关注…………………………………………2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9

一、德育的概念……………………………………………………………………9

二、德育活动的概念………………………………………………………………9

第三节 本研究的意义……………………………………………………………11

一、理论意义………………………………………………………………………11

二、实践意义………………………………………………………………………11

第四节 研究方法…………………………………………………………………11

一、观察法 ………………………………………………………………………11

二、访谈法 ………………………………………………………………………12

第二章 懒于付出:小学德育活动的普遍状况 ………………………13

第一节 德育活动设计应付了事 ……………………………………………13

一、F中心小学德育活动现状 …………………………………………………13

二、德育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14

第二节 家校沟通不积极 缺乏责任意识 ………………………………………20

一、教师德育责任意识淡化………………………………………………………20

二、家校德育沟通不够积极………………………………………………………21

第三章 为什么教师们对德育活动往往“懒于付出” ………………24

第一节 德育活动的问题具有浓厚的社会因素 ……………………………24

一、分数为王 ……………………………………………………………………24

二、“我自己也不能完全说服自己”……………………………………………26

三、无意义的投入…………………………………………………………………28

第二节 教师的“不能承受之重”……………………………………………31

一、教师工作的日常 ……………………………………………………………31

二、德育实际的渗透 ……………………………………………………………31

三、社会因素应该还给社会思考 ………………………………………………32

第四章 如何让教师从“懒于”变得“乐意”……………………………33

第一节 帮助学生树立“做一个分数高的好人”的观念 ………………………33

一、尊重学生主体性 鼓励全员参与……………………………………………33

二、聆听学生体验 善于总结反思………………………………………………34

三、各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内容 形成教育合力………………………………34

第二节 加强德育教师信心的培育 ……………………………………………35

一、增强培训力度 提高班主任整体素养………………………………………35

二、完善评价体系 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36

结语………………………………………………………………………………38

参考文献…………………………………………………………………………40

致谢………………………………………………………………………………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