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教学论文 >

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

更新时间:2019-12-17
阅享价格200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37000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提纲简介,如需获取全文阅读权限,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九江市为例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职院校扩大招生,高职毕业生数量也随之逐年增加,这种供大于求的态势使得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出现就业难的现象。然而,从近些年的实践情况来看,各高职院校虽然已经意识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些教学改革措施,如开设专门的课程、设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等,但从整体来看,就业指导工作在地方高职院校中仍然不够完善。因此,面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全面分析地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原因所在,实现地方高职院校办学与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顺利解决地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非常急迫的研究课题。
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线,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工程,仅仅依靠高职院校一方之力是不够的,必须动员政府、企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等共同参与进来,使高职学生就业指导真正实现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全程化。本文在总结梳理高职学生就业指导相关理论基础上,选取九江市为具体调研范围,着重从政府部门、高职院校、企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四个主体要素出发,总结其基本现状,并深入剖析九江市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具体包括:政府需要完善就业制度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就业指导监督和评估机制。高职院校需要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就业指导水平,拓宽就业指导途经。企业需要转变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扩大企业冠名办学,同时,积极争取政府的扶持政策。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一,基于九江市的实际案例与具体分析,总结和剖析其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探讨如何构建以高职院校为中心、全社会参与的就业指导网络,充分发挥政府机构、人才服务机构、企业的作用,更具体系化、系统化。其二,本文运用抽样调查与统计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并从高职学校、企业、人才服务机构等深入访谈,以解决现实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对策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V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 选题来源与背景 1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内研究 2
1.2.2 国外研究 5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
1.3.1 研究内容 6
1.3.2 研究方法 6
1.4 研究技术路线 6
第2章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相关概念及理论 8
2.1 就业指导的概述 8
2.1.1 就业指导的概念 8
2.1.2 就业指导的特征 8
2.2 高职学生就业指导概述 9
2.2.1 高职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 9
2.2.2 高职学生就业的特点 9
2.2.3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必要性 10
2.3 国外职业学院就业指导的成功经验与借鉴 11
2.3.1 国外职业学院就业指导的成功经验 11
2.3.2 国外就业指导理念对我国的启示 12
第3章 九江市高等职校学生就业指导现状与问题分析 14
3.1 九江市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一般模式 14
3.1.1 以政府为主导 14
3.1.2 以职校为主体 15
3.1.3 以企业为风向标 17
3.1.4 以人才服务机构为桥梁 18
3.2 九江市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工作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19
3.2.1 政府部门方面 19
3.2.2 高职院校方面 21
3.2.3 企业方面 23
3.2.4 人才服务机构方面 27
第4章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策 29
4.1 政府方面 29
4.1.1 完善就业制度保障体系 29
4.1.2 努力健全高职毕业生劳动力市场机制 30
4.1.3 健全指导监督和评估机制 31
4.2 高职院校方面 31
4.2.1 以企业需求为中心,构建网络体系 32
4.2.2 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33
4.3 企业方面 34
4.3.1 转变传统校企合作模式 35
4.3.2 扩大企业冠名办学 35
4.3.3 争取政府扶持政策与法律保障 35
4.4 人才服务机构方面 36
4.4.1 建立专业的指导服务团队 36
4.4.2 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交互平台 36
4.4.3 健全就业指导人员管理制度 36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37
5.1 结论 37
5.2 展望 38
参考文献 40
附录一 44
附录二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