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不愈合的胸腰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不愈合的胸腰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PVP和PKP治疗的不愈合的胸腰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8椎体,其中PVP组30例,共计35椎体,男9例,女21例,年龄62-94岁,平均69.87岁,PKP组30例,共计33个椎体,男7例,女23例,年龄61-92岁,平均70.62岁,所有患者均在DSA局麻手术治疗,借助西门子多轴全方位C型臂引导下经皮穿刺完成。术后定期随访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和后凸角度情况,采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比生活质量。结果 入组患者的手术均能够顺利完成。随访时间1年 ,PVP组和PKP组患者VAS评分术后均能较术前明显下降,但两组VAS评分在各时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和PKP组患者ODI评分在两组间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椎Cobb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共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未出现神经受压症状。结论 PVP和PKP手术均能够改善不愈合的胸腰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但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陈旧性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VAS评分 ODI评分 Cobb角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不愈合的胸腰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对比研究
更新时间:2019-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