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音乐歌曲戏剧 >

马勒音乐“反讽”表达范畴研究

更新时间:2022-12-08
阅享价格300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68000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提纲简介,如需获取全文阅读权限,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马勒音乐“反讽”表达范畴研究

摘要


“反讽”一词,从古希腊作为一种修辞学到浪漫主义时期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手法和美学(概念)范畴,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浪漫主义诗人(利用“反讽”)在有限的现实中,在文学和诗歌中寻求无限自由的精神世界。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作为晚期浪漫主义具有双重身份的作曲家和指挥家,在“世纪末”颓废社会环境、童年不幸经历、犹太人身份认同的“困境”等痛苦经历下,把这种深刻的社会体验、生活态度转化为对音乐形式的特殊处理。这种独特的处理方法所呈现的音乐“文本”特征与浪漫主义“反讽”的文学表现具有相似之处。例如对葬礼进行曲、谐谑曲等体裁倒反、调性频繁转换和渐进、不同情感主题的拼贴、乐器的亵玩等。这种“陌生化”的处理方法,在拉开(与)听众正常审美距离的同时,也体现了作曲家(无限)创作中(无限)自由。本文以浪漫主义“反讽”为切入点来分析马勒音乐中“反讽”手段的运用,(进而)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进而)上升到意义分析,从而说明马勒交响曲体现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背景概述,首先概述了“反讽”的源流、浪漫派“反讽”产生的背景、特征及文本表现。其次从“世纪末”的社会背景、(马勒)童年痛苦经历、犹太人身份的“困境”、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来分析马勒音乐中“反讽”表达范畴的缘由。

第二章是对马勒音乐中“反讽”手段运用进行分析,主要从音乐素材(的“反讽”表现)、体裁、音乐表现手段、乐器配置等独特的处理进行文本分析。

第三章是对马勒音乐中“反讽”的意义与内涵分析。马勒音乐“反讽”的表达范畴,不仅是对丑陋社会现实的真实再现,也是叔本华唯意志哲学、尼采二元对立艺术观的哲学体现。在对现实世界反讽的同时,马勒在基督教、大自然中寻求精神解脱,找到了心灵寄托的家园。最后论述马勒这种独特的“反讽”表达范畴对贝尔格、肖斯塔科维奇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马勒 反讽 表现手段 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