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影视新闻传播 >

移动传播时代的听觉回归

更新时间:2019-09-21
阅享价格200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180000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提纲简介,如需获取全文阅读权限,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移动传播时代的听觉回归

摘要


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提出了“重回听觉”的观点,引发了人们对听觉问题的关注。麦克卢汉认为在重回部落时代,人们经历的最大的变革是从眼睛到耳朵的过渡,即声觉空间的回归。
回归,意味着曾经远离。在口语传播时代,听觉是人们感知世界、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主要途径。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文字和印刷术的发明形成了以视觉传播为中心的文化。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文化的发展,视觉传播以压倒一切的优势而存在,听觉传播逐渐被忽略甚至遗忘,致使人类的媒介感官长期处在失衡的状态。视觉强势一度导致听觉失聪,其单一维度导致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能力的失衡,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诸多学者呼唤听觉空间的回归。
媒介技术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全新的变化,移动智能媒体的普及带领人们进入了充满魅力的移动传播的时代。基于这一时代背景,本文提出:在以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智能媒体发展为基础的移动传播时代,媒介视听失衡的传播现状是否有所改变。听觉是否实现了回归,如何实现的回归以及这种听觉传播方式与人和社会之间产生了何种互动关系。
本文共分为七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理论框架及基本概念、研究视角及方法等基本问题,并对本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从中引出本研究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主要回答为什么要提出听觉回归这样一个问题。论文首先从中西方美学及哲学的发展历史入手,探讨听觉的物理特征、文化属性及其与其他感官之间的关系,探寻人类追求感官平衡的历史渊源。并通过北美媒介环境学派历代学者对媒介感官平衡观点的论述,结合当下视觉主义至上的文化现实,提出当下听觉回归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第三章主要描述移动传播时代听觉激活的表征。论文将移动听觉媒介视为一种环境,技术是改变环境的重要推动力。以“移动性”为关键词,通过移动场景、移动时空、移动的人几个方面勾勒出当下听觉环境的基本面貌。基于技术发展的移动听觉媒体、丰富的听觉内容、流动的听觉空间以及个人身份和价值的唤醒,都让这个时代的听觉环境呈现出与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不同的特征。它们共同作用在一起,为听觉的回归提供了可能,让视觉不再成为我们感知世界、认识自己与联系他人的唯一途径。
第四至六章从个人日常生活实践的三个层面入手,探讨基于移动听觉媒体使用创造的听觉回归。第四章以听觉的陪伴性为主题,通过移动听觉媒体在个人日常活动中的嵌入、情感类听觉产品的使用以及虚拟语音机器人的普及等方面,分析听觉在个人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情感方面的陪伴功能。第五章以听觉的社交性为主题,通过人际交往、群体交往两个层面,以微信语音、知识传播、趣缘社区三个典型的案例,分析听觉在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沟通交流作用。第六章以听觉的连接性为主题,以现代城市化进程为背景,分析听觉在“人——城市”之间的勾连功能。通过语音导航和扫码语音两个具体个案,探讨在媒介化的城市之中,听觉作为人感知城市的重要维度的功能与作用。通过听觉的连接,城市变得更加立体丰富,声音成为人对城市的记忆与情感的载体。
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并提出了未来的思考和研究方向。
论文在回顾历史、立足当下的考察中发现:在这个“移动”的时代,听觉变得灵敏而鲜活,它开始以更多的触角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许视觉仍然是我们联系这个世界的主要途径,但听觉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处在一个并不重要或边缘化的地位。相反,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在了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之中,也许你从未发现,但它已深深的影响了我们。
 
关键词:移动传播  听觉回归  听觉媒体  感官平衡  听觉社交


目  录

摘  要 I
目  录 III
1 绪论 1
1.1研究的提出 1
1.1.1 研究背景 2
1.1.2 核心问题 6
1.1.3 研究意义 6
1.1.4 研究方法 7
1.2 核心概念说明 9
1.2.1 听觉回归 9
1.2.2 媒介感官平衡 10
1.2.3 听觉媒体 1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
1.3.1 移动传播相关研究综述 13
1.3.1.1 移动概念的内涵 13
1.3.1.2 移动传播概念界定 14
1.3.1.3 移动传播的基本特征 16
1.3.1.4 国内外移动传播研究现状 18
1.3.2 听觉文化研究现状综述 27
1.3.2.1 听觉文化研究的内涵 28
1.3.2.2 国外听觉文化研究现状 29
1.3.2.3 国内听觉文化研究现状 39
1.3.2.4 听觉媒体与听觉文化的关联研究 42
1.4 创新点与难点 46
1.4.1 创新点 46
1.4.2 难点 46
2 倾听的缺席:对视觉至上文化的反思 48
2.1 中国文化中的尚听传统 49
2.1.1 五感:人们感知世界的途径 49
2.1.2 听觉:通向心灵的桥梁 51
2.1.3 通感之中的感官平衡 52
2.2 媒介环境学派中的听觉文化思想 54
2.2.1 伊尼斯:崇尚“口头文化传统” 55
2.2.2 麦克卢汉:对“媒介感官平衡”充满向往 57
2.2.2.1 媒介是人的延伸 58
2.2.2.2 “部落化时代——非部落化时代——重新部落化时代” 58
2.2.2.3 听觉空间与视觉空间 63
2.2.2.4 媒介感官平衡理论 64
2.2.3 保罗•莱文森:听觉是愉悦的媒介 65
2.2.3.1 听觉是愉悦的媒介 65
2.2.3.2 赛博空间就是听觉空间 66
2.3 后工业时代以来的“视觉转向” 69
2.3.1 难以分开的听觉与视觉 69
2.3.2后工业时代以来的视觉文化转向 70
2.3.2.1 从“语言转向”到“视觉转向” 71
2.3.2.2 世界的高度视觉化 73
2.3.2.3 视觉文化对人的“围困” 75
2.3.3 视觉文化之后的“聋人文化” 77
本章小结 79
3 听觉激活:移动传播时代的听觉环境 80
3.1 这是一个移动传播的时代 81
3.1.1 三位一体的“SoLoMo”传播模式 81
3.1.1.1 社交性(social) 81
3.1.1.2 本地化(local) 82
3.1.1.3 移动性(mobile) 83
3.1.2 移动传播重塑了时空关系 84
3.1.2.1 “流动空间”与“无时间之时间” 85
3.1.2.2 “在场的缺场”与“缺场的在场” 86
3.1.2.3 “私人-公共空间”界限的混淆 88
3.1.2.4 充分利用“中间时间”和“中间空间” 90
3.1.3 移动传播形成“移动场景” 91
3.1.3.1 从固定场景到移动场景 91
3.1.3.2 场景成为媒体新要素 92
3.1.3.3 场景以连接塑造关系 93
3.1.4 人是移动传播时代的中心 94
3.2 新型听觉媒体打开听觉世界 96
3.2.1 获取听觉产品的终端多样化 96
3.2.1.1 传统电台的新阵地:移动电台 97
3.2.1.2 专而精的垂直类听觉应用 98
3.2.1.3 大而全的音频聚合平台 101
3.2.1.4其他移动听觉媒体 102
3.2.2 获取听觉产品的内容丰富化 102
3.2.2.1内容生产全民化 102
3.2.2.2 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103
3.2.2.3 互动性和开放性更强 104
3.2.3 获取听觉产品的场景多元化 105
3.2.3.1 丰富的使用场景 105
3.2.3.2 智能化场景提供适配服务 107
3.3 多元化的“私人-公共”听觉空间 108
3.3.1 听觉的本质属性:空间属性 108
3.3.1.1 听觉空间的“社会-文化-现代”性 108
3.3.1.2 听觉空间的“私人-公共”性 109
3.3.2 “私人-公共”听觉空间的多元关系 110
3.3.2.1 私人听觉空间的建立 111
3.3.2.2 “私人-公共”听觉空间的融合 113
3.3.2.3 私人听觉空间对公共听觉空间的入侵 113
3.3.3 寻求平衡的“私人-公共”听觉空间 114
3.4 虚拟听觉空间中的个人身份重塑 115
3.4.1 网络世界中的个体虚拟身份 116
3.4.2个体成为虚拟听觉空间的主宰者 117
3.4.3 通过“被听”实现自我身份重塑 118
3.4.3.1 真实身份的“说”与被听 119
3.4.3.2 虚拟身份的“说”与被听 119
3.4.3.3 “被听”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120
本章小结 122
4 听觉陪伴:生活与情感世界的忠实朋友 122
4.1 听觉的陪伴性与个人日常生活 123
4.1.1 听觉是始终陪伴人类的感官 123
4.1.2 “动”中的听觉陪伴 124
4.1.3 “静”中的听觉陪伴 127
4.2 情感类听觉产品:个人情感世界的心灵陪伴 129
4.2.1 倾听和倾诉是人类的本能 130
4.2.2 倾听:让声音的魅力直达精神世界 131
4.2.3 倾诉:在交流中释放现实压力 134
4.3 “嗨, Siri,我们可以做朋友吗?” 138
4.3.1 作为技术创新产品的Siri 139
4.3.1.1 智能化的语音识别技术 139
4.3.1.2 人机交互方式的进步 140
4.3.1.3与互联网无缝对接 141
4.3.2 作为朋友的Siri 141
4.3.3  Siri这么能聊,人们还需要朋友吗? 144
本章小结 146
5 听觉社交:移动传播时代的社会交往 147
5.1 社交媒体中的“听觉”与人际交往 148
5.1.1 人类社会交往中的听觉元素 148
5.1.1.1 “听觉社交”的内涵 150
5.1.1.2 听觉社交的实现途径 151
5.1.2 微信语音:熟人间的听觉人际交往 152
5.1.2.1 微信语音唤醒了人们的听觉 153
5.1.2.2 语音发送功能的使用场景与偏好 153
5.1.2.3 听觉作为熟人间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155
5.1.3 听觉交友软件:陌生人间的人际交往 156
5.1.3.1 通过听觉感知对方 157
5.1.3.2 技术让耳朵与声音“匹配” 158
5.1.3.3 听觉交友软件的“擦边球” 159
5.2 移动音频平台中的知识传播 161
5.2.1 知识传播与媒介 161
5.2.1.1 历史中的知识传播媒介 162
5.2.1.2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传播 163
5.2.2 移动听觉世界中的知识生产与传播 164
5.2.2.1 个人经验类知识社区 165
5.2.2.2 浓缩类知识社区 166
5.2.2.3 语音问答类知识社区 168
5.2.3 对付费语音知识社区的思考 170
5.2.3.1 知识边界的模糊性 170
5.2.3.2 知识分享与知识变现 171
5.3 网络趣缘社区中的听觉交往 173
5.3.1 趣缘社区的形成与群体交往 174
5.3.1.1 网络趣缘社区的兴起与特征 174
5.3.1.2 网络趣缘社区的群体交往功能 176
5.3.2 听觉连接中的趣缘社交 179
5.3.2.1 联通线上与线下空间 182
5.3.3.2营造全身心的沉浸感 183
5.3.3.3 在交往中实现身份与价值认同 184
本章小结 185
6 听觉连接:移动传播时代的城市听觉体验 186
6.1 被忽略的城市听觉体验 186
6.1.1 视觉感受为主的城市体验 187
6.1.2 城市中无处不在的声音元素 191
6.1.3 用听觉媒体连接人与城市 193
6.2 语音导航:让城市地图会说话 195
6.2.1 地图是连接人与城市的一种媒介 196
6.2.2 地图导航中不断提升的听觉体验 198
6.2.2.1 明星效应提升听觉乐趣 199
6.2.2.2 方言语音唤醒城市情感 201
6.2.2.3 “我的语音”功能提供个性服务 201
6.2.3 让地图更好的连接人与城市 202
6.3 扫码语音:让城市有温度 203
6.3.1 从“可凝视的”到“可听的”城市体验 204
6.3.2 扫码语音带来新的听觉体验 205
6.3.2.1 通过声音连接城市记忆 206
6.3.2.2 通过听觉丰富城市体验 207
6.3.2.3人情味让城市变得有温度 208
6.3.3 形成独特的个人城市体验 209
本章小结 210
7 结论与讨论 211
7.1 主要内容和主要发现 211
7.2 未来展望 213
7.3 贡献、局限与思考 216
参考文献 220
中文部分 220
A 中文译著 220
B 中文著作 222
C 中文期刊 223
D 中文学位论文 228
英文部分 229
A 英文著作 229
B 英文期刊、会议论文及其他 230
附录1 深度访谈提纲 233
附录2 深度访谈对象信息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