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影视新闻传播 >

法治新闻中“典型”的建构与效能研究-----以“朝阳群众”为例

更新时间:2019-09-13
阅享价格200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46000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提纲简介,如需获取全文阅读权限,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法治新闻中“典型”的建构与效能研究-----以“朝阳群众”为例

摘 要

近年来,“朝阳群众”在北京警方查处吸毒、嫖娼等违法行为时屡建奇功,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法治媒体往往把“朝阳群众”当作法治先进典型来报道,鼓励市民争当“朝阳群众”,参与到公共安全的管理。但网友对“朝阳群众”则是褒贬不一,戏谑和调侃的声音占到了大多数,法治媒体为塑造”朝阳群众“的正面法治典型形象,做了很多的努力,试图通过引导,更多地突出“朝阳群众”的正面效应,但是在网友话语中,“朝阳群众”一词的内涵却明显存在戏谑化、贬低化的现象,“朝阳群众”在网络上已经不只是一群治安志愿者的代称,而被网友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随着多方面环境因素的改变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通过网络获得一定的话语权,甚至可以向官方话语提出质疑与挑战。在这样一场特殊的“博弈”中,典型报道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变换了姿态重回受众视野。本文即从这样的背景出发,来研究在这样的新环境、新形势下的典型人物媒介形象有何“特别”之处。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网友对官方话语的消解,使官方媒体重新思考报道框架的构建和报道效果的研究,重新找寻新时期的典型报道应该走的道路。
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新兴媒体的平台上,在公共事件中,民间话语如何与官方话语进行互动与博弈?它可以拆分为两个问题:(1)各方行动者言说者如何运用媒介资源对“朝阳群众”进行传播和呈现?这种传播和呈现对于“朝阳群众”形象呈现最终结果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2)“朝阳群众”形象两极分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少话语博弈的风险和危险,更好地进行良性对话和互动?
本文旨在通过对法治媒体对“朝阳群众”的框架建构,和网友对“朝阳群众”官方报道的框架的结构,探讨我国媒体如何建构典型人物宣传议题,典型宣传报道还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媒体有没有担负起自己所应尽的社会责任,并提出改进建议。本研究基于框架理论的观点,采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的方法对以@平安北京、《法制日报》、《新京报》为代表的报纸媒体的报道进行框架分析,试图窥探在不同于往日的新传播时代的背景下,大众传媒构建典型形象的出发点与方向。
 
关键词:典型报道 框架分析  受众解码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研究意义 1
(一)理论意义 1
(二)现实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2
(一)框架理论 2
(二)典型报道 3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8
四、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9
(一)研究意义 9
(二)创新点 9
第二章 法治媒体对“朝阳群众”报道的框架分析 12
一、样本总体描述 12
(一)样本数量 12
(二)研究类目 13
二、取景框架与媒介形象建构——法治媒体报道的主题框架 13
(一)关于“朝阳群众”微博主题分布——”受众本位“收效显著 13
(二)关于“朝阳群众”新闻报道主题分布——纸媒报道要求更高 16
三、叙述框架与媒介形象建构——法治媒体报道的表达框架 17
(一)“朝阳群众”修饰词 17
(二)报道人物选择 18
(三)图片应用 19
四、“朝阳群众”媒介形象在法治媒体的呈现——框架分析结果 21
(一)群众举报打击犯罪框架 21
(二)王牌情报组织框架 22
(三)先进治安志愿者框架 23
第三章 网友话语中呈现的“朝阳群众” 25
(一)理论背景 25
(二)现实背景 25
二、研究方法 26
(一)样本选择 26
(二)研究方法 27
三、对网友话语中“朝阳群众”的内容分析 27
(一)Hall的三种受众解读模式 27
(二)网友的解码模式分析 28
第四章 法治媒体传播效果研究——网友对抗性解码与媒体框架的偏离 39
一、对抗性解码的策略及特点 39
(一)对抗性解码的形成策略 39
(二)对抗性解码的特点 39
二、受众解码与媒体框架的偏离 41
(一)媒体报道失范,受众解码多元 41
(二)“主动受众”掌握新闻话语权力 42
(三)网友底层抗争消解官方话语 42
第五章影响“朝阳群众”宣传效果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44
一、影响“朝阳群众”宣传效能的因素 44
(一)媒介因素 44
(二)社会环境因素 45
二、加强媒体典型宣传效能的建议 47
(一)全面、客观呈现“朝阳群众”形象 47
(二)杜绝官方媒体“失语” 48
(三)强化信息主动权 49
(四)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50
结论 51
参考文献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