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思政党建论文 >

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更新时间:2021-12-07
阅享价格0元 资料包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4000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提纲简介,如需获取全文阅读权限,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以青藏高原的生态文明建设为例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在国家层面首次提出“倡导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开始萌芽。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系,生态文明开始进入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主战场。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西藏工作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之一。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对推动高原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制度逐步健全,生态保育成效明显,环境质量稳定良好,绿色产业稳步发展,生态文化逐渐形成,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作用正在显现。

一、生态文明制度逐步健全

(一)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发布,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和制度体系,明确了路线图和时间表。与此同时,藏区各省制定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实施办法。西藏自治区制定了《关于建设美丽西藏的意见》《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考核办法》等。青海省制定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等。四川省制定了《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甘肃省制定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云南省制定了《迪庆州“两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等。青藏高原诸省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二)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建立

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保障国家乃至全球民众福祉的重要管理手段。目前,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在由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向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转变。

1963年,青藏高原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16年,国家正式批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核心是实现三江源重要自然生态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将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绿色发展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生态保育成效显著

我国在青藏高原部署了类型多样的生态保育工程,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水土流失治理以及湿地保护与恢复等。

(一)生态退化得到有效控制

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最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也是高原畜牧业的基础。由于气候变化和超载过牧等原因,高寒草地不断退化。此后,随着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及草原鼠虫害防治等一系列草地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陆续实施,青藏高原草地保育成效逐步显现。近十年来,草地生态系统稳定向好。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羌塘-三江源、岷山-横断山北段、喜马拉雅东南部和横断山南段等区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珍稀濒危物种种群的恢复与扩大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明显标志。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黑颈鹤、藏羚羊、普氏原羚、野牦牛、马鹿、滇金丝猴等的个体数量正在稳步增加。改善生物栖息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青藏高原植被改善在整体上提升了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质量。

三、环境质量持续稳定

(一)水环境质量稳定良好

青藏高原是亚洲多条主要江河的源头区,也是中国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最严格的区域之一。国家不断加大对青藏高原水环境保护力度,主要措施包括:编制重要水域综合规划,划定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明确水域功能和水质保护目标,核定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限排总量,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省(区)、地(市)、县(区)三级行政区考核指标体系,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保障青藏高原水生态环境安全。

(二)土壤功能有效提升

青藏高原是全球受污染最少的地区之一,土壤环境总体处于自然状态,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随着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关措施的逐步实施,青藏高原土壤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提升。从水源涵养能力看,青藏高原年均水源涵养量达3450亿立方米。

(三)大气环境保持优良

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强度较低,空气质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污染物种类较少,浓度较低,各类污染物含量与北极地区相当。随着绿色能源推广、生态城镇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不断推进,青藏高原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目前,青藏高原地区仍然是地球上最洁净的地区之一。

四、绿色产业稳步发展

为保护脆弱生态环境,青藏高原各省区努力控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在保持良好环境的同时,努力探索绿色发展途径。目前,青藏高原各省区以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特色产业为特点的绿色发展模式已初步建立,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一)绿色生产初具规模

青藏高原经济发展坚持走生态环境友好、资源节约集约的道路,努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西藏自治区依托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3-2020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旅游、文化、特色食品、天然饮用水以及交通运输、商贸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绿色低碳经济。云南省迪庆州依托优势资源,实施食品、药品、饮品、观赏品4大工程和绿色产业园区建设。甘肃省甘南州按照区域生态功能区的定位,确立“生态立州”战略,明确了绿色产业发展方向。

(二)特色农牧业优势凸显

青藏高原各省区着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培育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建设生态农牧业试验区。特色农牧业已成为青藏高原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自治区推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培育特色品牌,加快特色农牧产业发展。青海省着力打造粮油种植、畜禽养殖、果品蔬菜和枸杞沙棘“四个百亿元”产业。甘肃省甘南州实施藏区青稞基地及产业化工程和高原优质油菜、高原中药材(含藏药材)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特色种植业、经济林果业和林下产业。

(三)绿色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近年来,青藏高原各省区基本构建了以水电、太阳能等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保障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推进。青藏高原多条大江大河流经高山峡谷,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同时,青藏高原也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青海省在柴达木盆地实施数个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群建设工程,打造国际最大规模的光伏电站。

(四)旅游业助力绿色发展

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旅游发展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文化娱乐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手艺传承和特色产品开发。旅游业已成为青藏高原实现绿色增长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青藏高原各省区在生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推进全域旅游,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旅游业开放水平,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五、生态文化逐渐形成

随着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美好家园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生态文化自信日益增强。

(一)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青藏高原诸省区通过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开展教育培训、提升民众参与度、表彰先进人员、创建生态节日等,使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普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观念逐渐被“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新观念取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得到推崇。

(二)绿色生活方式日益形成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高原农牧民“人畜混居”、燃薪烧粪等生活方式逐步发生变化,绿色建筑、绿色能源、洁净居住、绿色出行日益成为受欢迎的生活方式。

青藏高原诸省区积极推进新能源多元化利用,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已广泛应用于取暖、做饭、照明、灌溉、通讯等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2017年,共享单车进入西藏拉萨,迅速成为老百姓出行的选择,形成了美丽的城市风景线;拉萨、西宁等高原城市新能源汽车数量稳步提升,珠穆朗玛峰、纳帕海等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已实现新能源汽车运营服务。绿色交通、文明旅游成为新的出行方式。

(三)生态文化自信持续增强

青藏高原美丽的风景,良好的生态本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态文化自信。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对拥有青山绿水和冰天雪地倍感自豪。2017年,青海可可西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可可西里申遗成功提高了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保护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豪感、责任感。

结语

青藏高原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稳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同时,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突出表现在:受全球变化影响,冰川退缩、冻土消融、灾害风险加大的威胁依然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巩固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任务依然艰巨。

在今后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注重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科学调控人类活动,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保护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着力解决突出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完善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进绿色发展;健全高原生态文化建设平台体系与功能,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青藏高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时代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中国人民有信心建设更加美丽的青藏高原,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