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中国居民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信息技术,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因此其对居民工资收入的影响最终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平衡。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能够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信息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偏向,偏向于高技能劳动者即高水平人力资本,这种偏向导致高技能劳动者(高水平人力资本)和低技能劳动者(低水平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不一样的回报率,并最终随着技术扩散时间的积累,导致“数字鸿沟”。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3)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对于我国居民工资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的使用确实能够给我国居民带来49.7%的额外工资收入,即使是在以“县互联网普及率”作为工具变量对模型的内生稳健性进行检验后,这种正向影响仍然显著,确认了互联网使用与工资收入上涨的正向关联关系。同时,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间及城乡区域间的异质性,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工资收入的正向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镇、农村地区均显著,但是具体的回报率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呈现出异质性,西部地区回报率最高(62.1%),东部次之(49.8%),中部最低(38%),在城镇(48.1%)和农村(47.4%)之间差异性不大。总体而言,互联网使用能够给我居民的工资收入带来正向回报,但是在不同地区间回报率不同,很有可能造成“数字鸿沟”问题并扩大已有的收入差距,需要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 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的回报率及“数字鸿沟”问题提供研究新证据,深化了对于中国现实的认识,可为人们提高互联网使用效率、缓解“数字鸿沟”及政府信息化政策的合理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也一定程度的补充了互联网对中国居民工资收入回报率的实证研究文献,为开展后续实证研究提供借鉴。但由于研究数据和水平有限,本文对于互联网如何具体影响居民工资收入的机制欠缺深入,需要后来的研究者做出更多的努力和突破。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工资收入,人力资本,数字鸿沟,实证研究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选题意义 3 1.2.1 实践意义 3 1.2.2 理论意义 3 1.3 研究内容和写作框架 4 1.3.1 研究内容 4 1.3.2 写作框架 4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5 1.4.1 研究思路 5 1.4.2 研究方法 5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6 1.5.1 可能的创新点 6 1.5.2 不足 7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9 2.1 概念界定 9 2.1.1 信息技术 9 2.1.2 互联网 9 2.1.3 工资收入 9 2.1.4 数字鸿沟 10 2.2 理论基础 10 2.2.1 新经济增长理论 11 2.2.2 人力资本理论 11 2.2.3 技术进步的“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 12 2.2.4 技术偏向理论 12 2.2.5 信息沟理论 12 2.2.6 技术扩散的“S”型曲线 13 2.3 文献综述 14 2.3.1 互联网与经济增长 14 2.3.2 信息技术与劳动力市场 14 2.3.3 信息技术工资收入效应的实证研究 16 2.3.4 信息化和“数字鸿沟” 18 2.3.5 文献评述 19 第3章 中国互联网使用与居民工资收入概况 21 3.1 中国互联网使用概况 21 3.1.1 互联网普及率变化 21 3.1.2 互联网的空间分布 22 3.2 中国居民工资收入概况 23 3.2.1 工资收入状况 23 3.2.2 工资收入时间变化 24 3.2.3 工资收入的区域差距 25 第4章 数据来源、模型设定与描述性分析 27 4.1 数据来源 27 4.2 模型设定 28 4.2.1 基准模型 28 4.2.2 工具变量模型 28 4.2.3 空间效应模型 30 4.3 描述性分析 31 4.3.1 变量选取 31 4.3.2 描述性分析 33 第5章 互联网使用对中国居民工资收入的实证分析 35 5.1 基准模型回归结果 35 5.2 内生性问题与工具变量的参数估计结果 38 5.3 空间效应分析 40 5.3.1 东、中、西部地区的参数估计结果 40 5.3.2 农村、城镇的参数估计结果 42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46 6.1 结论 46 6.2 政策建议 47 6.2.1大力发展互联网技术 47 6.2.2关注互联网发展中的“数字鸿沟”问题 48 6.2.3加强西部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 48 6.3 展望 49 致谢 50 参考文献 52 |
互联网对中国居民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更新时间:2019-09-14
下一篇:江苏省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