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会计财务管理 >

货代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新仁公司为例

更新时间:2018-11-30
所需金币80 [1金币=1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13700 ↓↓立即下载全文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目录等部分内容,如需获取完整论文资料,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货代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新仁公司为例

摘  要
 
长久以来,我国国际货代市场企业乏善可陈,大部分货代企业经营规模不足;资产规模不够大;服务性差,高素质人才不足;竞争力不强,融资能力差。缺少一批拥有广泛经营网络、先进信息技术和营销能力的企业。因此,对于生存下来的中小国际货代企业来说,要努力探索如何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企业除了不断开拓新型业务,提高服务附加值,以满足客户不同需求为目标以外,还应重视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整体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位。
 
关键词:国际货运代理,成本控制,分析

目录

摘要…………………………………………………………………………………Ⅴ
Abstract……………………………………………………………………………Ⅵ
一、绪论………………………………………………………………………………1
(一)研究的背景……………………………………………………………………1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三)研究的对象和范围……………………………………………………………2
(四)研究的方法……………………………………………………………………2
(五)研究的基本框架………………………………………………………………2
二、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3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回顾…………………………………………………………3
1.成本控制的定义……………………………………………………………… 3
2.成本控制的目标……………………………………………………………… 3
(二)文献综述………………………………………………………………………3
三、货代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5
(一)货代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5
(二)货代企业成本控制不利的成因………………………………………………6
1.货运成本失控的问题………………………………………………………… 6
2.人工成本超支的问题………………………………………………………… 6
3.汇兑损益受汇率变化的影响………………………………………………… 6
4.成本预算完成情况的问题…………………………………………………… 7
(三)货代企业成本控制不力的表现及危害………………………………………7
四、新仁国际货运公司现状及问题分析……………………………………………9
(一)新仁国际货运公司的概况……………………………………………………9
(二)货代企业的成本控制分析……………………………………………………9
1.货运成本失控………………………………………………………………… 9
2.人工成本超标…………………………………………………………………13
3.汇兑损益………………………………………………………………………14
4.成本预算………………………………………………………………………17
五、新仁国际货运公司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20
(一)货运成本失控存在问题的对策……………………………………………20
1.计划管理………………………………………………………………………20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0
(二)人工成本超标存在问题的对策……………………………………………20
1.提高人工效率…………………………………………………………………20
2.发挥工资激励作用,规范人工成本结构……………………………………21
(三)汇兑损益存在问题的对策…………………………………………………21
1.远期结汇锁定汇率……………………………………………………………21
2.转嫁汇率风险…………………………………………………………………21
(四)成本预算存在问题的对策…………………………………………………21
1.加强预算控制…………………………………………………………………21
2.加强预算监督…………………………………………………………………22
六、结论与创新………………………………………………………………………23
(一)归纳…………………………………………………………………………23
(二)创新…………………………………………………………………………23
(三)结论…………………………………………………………………………24
参考文献……………………………………………………………………………25
致谢…………………………………………………………………………………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