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金融学论文 >

建行大同分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策略研究【硕论】

更新时间:2018-11-15
所需金币300 [1金币=1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40500 ↓↓立即下载全文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目录等部分内容,如需获取完整论文资料,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建行大同分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策略研究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2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3
2.2.1 国外文献综述 3
2.2.2 国内文献综述 5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6
1.3.1 研究内容 6
1.3.2 研究方法 7
第2章 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概述 8
2.1 网络金融业务 8
2.1.1 网络金融 8
2.1.2 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 10
2.2 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的主要特点 11
2.2.1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的网络化和虚拟化 11
2.2.2 金融运作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11
2.2.3 金融信息和金融交易的交互式流动更具透明性和直接性 12
2.2.4 具有网络效应的特性 12
2.3 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的主要营销模式 13
2.3.1 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商业模式 13
2.3.2 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金融工具 13
2.3.3 拓展客户资源,做百姓身边的银行 14
2.3.4 巧用数据挖掘技术,打造新金融运作模式 14
2.3.5 实现业务领域全覆盖,抢占移动支付领域 14
2.3.6 开展网络营销 15
第3章 建行大同分行的网络金融业务及营销状况 17
3.1 建行大同分行网络金融业务发展概况 17
3.1.1 建行大同分行概况 17
3.1.2 建行大同分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17
3.2 建行大同分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的主要方式 18
3.2.1 综合运用银行内部网络平台开展营销活动 18
3.2.2 在信息分析基础上进行精准营销 18
3.2.3 注重营销产品的差异化开发,但普及率不高 18
3.3 建行大同分行的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的效果分析 19
3.3.1 适应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改革固有的金融战略, 19
3.3.2 拓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客户和渠道 19
3.3.3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0
3.3.4 价格发现功能,推动利率市场化 20
第4章 建行大同分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的SWOT分析 21
4.1优势 21
4.1.1 管理理念先进 21
4.1.2 网络金融功能齐全 22
4.1.3 网络金融发展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 23
4.1.4 风控机制严密,内控制度完善 23
4.2 劣势 24
4.2.1 营销观念不足、营销手段匮乏 24
4.2.2 营销渠道不畅、客户体验缺乏创新 25
4.2.3 产品定价缺乏主动性、促销方式单一 25
4.2.4 依赖传统营销模式、策略个性不足 25
4.2.5 基础客户群来源单一,交叉销售不足 26
4.2.6 客户为中心的思想还没有树立 26
4.2.7 优质客户核心竞争能力有待提高 27
4.3 机会 27
4.3.1 个人财富迅速增长 27
4.3.2 居民金融意识逐步加强增强 27
4.3.3 社交媒体和平台发展集聚了市场潜力 27
4.4 威胁 28
4.4.1 传统电商行业向网络金融进军 28
4.4.2 工行等银行积极发展网络金融业务,分流客户 28
4.4.3 同业业务同质化明显,竞争日趋激烈 31
4.4.4 大同地区能源经济发展衰落 31
第5章 强化建行大同分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的对策 34
5.1 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营销模式 34
5.1.1工行——直销银行平台 34
5.1.2 招商银行——打造“轻型银行” 35
5.1.3 浦发银行——网络金融业务全覆盖 35
5.1.4 花旗银行——与其他机构共建新平台 37
5.2 提升产品影响力 38
5.2.1不断创新产品,完善网络金融产品体系 38
5.2.2 提升品牌价值,增强自身独特性 39
5.2.3 金融生活化,融入人们生活实际应用 40
5.2.4 拓展客户资源,做百姓身边的银行 40
5.3 拓展营销渠道 40
5.3.1 为客户搭建平台,运营客户网络 40
5.3.2 打造多样化、差异化渠道 41
5.3.3 整合营销渠道,打造移动金融服务体系 41
5.4 优化服务价格 42
5.4.1 细分客户,制定差别化定价策略 42
5.4.2 针对客户贡献,制定优惠政策 42
5.4.3 注重价值营销、为价格策略增值 43
5.5 强化营销互动 43
5.5.1 采用O2O模式,为客户提供线上线下互动体验 43
5.5.2 第三方合作,对客户展开全方位营销 44
5.5.3 建立“信息港”式的门户网站 44
5.6 强化营销保障 45
5.6.1 优化内部组织控制管理 45
5.6.2 加大培养优秀营销人员 45
5.6.3 加强安全网络设施建设 46
结论与展望 47
1、结论 47
2、展望 48
附录 49
参考文献 50